快到年末,整理了一下今年读过的书,发现也有个50多本,于是想着做一个书单。
有些不错的书,本想读完后,写点读书笔记,但一直拖到了年末。所以准备先挑出其中的TOP10,分享给大家,后期如果有机会,再针对每本书写一篇文章。
10.
《你一生的故事》
作者特德姜是一位理工男,出于对数学物理的爱好,他写了这篇《你一生的故事》。
外星生物来到地球,人类派语言学家去沟通,随着交流的深入,她慢慢学会了对方的语言,并且发现自己的思维也跟着变化:她开始“回想起未来”。
“回想起未来”这句话很奇怪,但这是有原因的。由于外星语言没有时间概念,每一句话都包含了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理世界观,具体有机会再和大家详细介绍。但看完这个故事,我最大的体会是:
语言能够改变人的思维。
过去我觉得,学习一门语言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但现在发现,更高级的好处是,新的语言能带给你新的世界观。
这一点我在《我的语言学习笔记》当中提到过,后来在读《美国种族简史》时,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意大利的南北经济差异较大,南方比北方要穷很多。有人发现,南部的意大利农民讲话时,几乎不使用“将来时”,因为他们只注短期的利益,没做过长期的计划。
这篇小说还被改编成了电影,名字是《降临》
如果不知道“回想起未来”这种设定,很容易看不懂电影在说些什么。我建议大家先去看看原版的小说,这样会有更好的观影体验。
9.
《透过地理看历史》
之前对历史感兴趣,但对各种解释都不满意,感觉主观性太强。
后来看了这个系列的书之后,发现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切入点:地理约束。
位置和地形是硬性的限制。没有水的地方种不了庄稼,有高山的地方就是信息闭塞。只有知道了这些基础设定,才能更好理解历史发展。
作者把中国地理切分成了九宫格,用这种大框架来理解中国地理。
比如中原是各势力争斗的焦点,历来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巴蜀是天府之国,中国的粮仓,又处于长江上游,对下游的荆楚和江东具有地理上的优势;
看过太多“空头支票”之后,现在更关注真正有效的“约束”。只有物质才是更加基础和可靠的,而地理就是其中之一。
和我一样对历史感兴趣,但又无从下手的朋友,不妨看看这本书。
8.
《我教过的苦孩子》
作者是黑龙江绥化学院的老师,学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作者采访了20多届的毕业生,时间跨度从2000年一直到2020年。
我也出身东北的小城市,也在这期间上大学,虽然没经历过他们的痛苦,但看到书中的描写,依然产生了很多共鸣。
比如有个女生的妈妈由于精神受过刺激,经常砸东西,把锅烧糊,变着法地给女儿惹事情。后来听说可以去医院做精神鉴定,如果达到了二级以上,可以从政府拿一些补助。
结果去医院之后,大夫问她妈妈:“经常生气么?生气摔不摔东西?”,她说:“我不经常生气,生气了也不摔东西”,大夫问:“你跟女儿在外地生活,你能给她做饭么?”,她说:“能啊,我天天给她做饭”。
妈妈那天的表现完全出乎意料,大夫直接在表格上写了“三级”。出了医生的办公室,这个女生哇哇大哭,心想着妈妈平时各种“作人”,这个时候怎么就这么正常呢?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东北特色,但我成长的环境中,这样的同学和朋友并不少,所以读到了才格外触动。
从小城市出来,接触到不同人之后才发现,由于大家的成长环境不同,有些经验和价值观是完全不同的。对方并没有想要歧视你,他只是缺乏这方面的经历,进而无法感同身受。
比如文中有个同学感叹:因教育而在阶层间纵向移动,是需要几代人完成的事。一代人能在本阶层做到上层就不错了。像我的“富二代”同学,他不需要担心父母的身体,不需要担心住房,更不用担心下一代的教育经费。这些问题,我都必须面对。
7.
《脆弱的崛起》
之所以会读《脆弱的崛起》,主要是因为读到了下面这段话:
在威廉德国,俾斯麦深刻理解这一点,并且随时准备接受一种不完善的,甚至是不确定的结果。但他的继任者却正好相反,事事追求确定性,同时又过于强调必然性。这种哲学层面的差异是俾斯麦下台后德国的大战略迅速瓦解的重要因素。而到了后期,德国领导人对必然性的强调更是发展到了一种偏执,越来越坚信大战“不可避免”,而一系列为“不可避免”做的准备又使得大战真的“不可避免”。
读完这本书,就能理解一件事:弱国想要在大国中间崛起需要多少政治智慧,要如何通过纵横捭阖为自己争取生存空间。
俾斯麦懂得如何选取正确的战略,让德国避免成为大国矛盾的中心,没有什么政策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东西在大目标面前都是手段而已,如果环境变化了,即使是历经艰苦斗争才到手的东西也可以马上用来进行交换。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德国陆军元帅老毛奇说的一句话:“不要试图从历史上找任何现成答案或者某些普遍规律的做法。”
6.
《帝国定型》
看完《脆弱的崛起》之后,我又读了作者的另一本书《帝国定型》,讲的是美国如何在1890~1900年代间,确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一跃成为了现如今的单极霸权。
当时美国的西部开发已接近尾声,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危机感,多数人普遍接受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也是物竞天择,所以要继续扩张。
不过他们并没有主张对外进行军事征服,因为他们想要更高级的扩张:一种以贸易为主的海外扩张,建立一个不受边界限制的新型帝国。
他们认为美国的“天定命运”将体现在民主体制和工业文明的胜利上,而不是像历史上那些大帝国的军事征服,并认为“工业社会的创造性竞争”最终将取代以军事为主要手段的“毁灭性竞争”。
看完《帝国定型》这本书之后,就能够理解很多美国的这一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到底在玩一种什么样的游戏。
5.
《谷物的故事》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除了“地理”这种硬性约束之外,“粮食”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线索,尤其对普通人来说,这方面的影响可能更大。
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追溯到“粮食”这个关键环节。
比如,新大陆带给欧洲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黄金和白银,而是土豆、玉米和地瓜。正是这些物种给欧亚大陆带来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促进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世界人口从1600年的5亿激增到1900年的16亿。
但过度依赖土豆,也让爱尔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845年,爱尔兰爆发“晚疫病”,土豆当年减产1/3,情况愈演愈烈,最终导致7年的饥荒,饿死了100多万爱尔兰人,200多万人流落他乡。
再比如,1799年,德国的博物学家洪堡来到秘鲁,发现当地原住民用鸟粪作为肥料,能大幅提升土地产量,他把这个信息带回了欧洲。
随后欧洲各国纷纷去秘鲁抢购鸟粪,1840—1880年,躺着挣钱的秘鲁经历了40年的“鸟粪辉煌”。他们以平均每吨10英镑的价格出口了大约1000万吨鸟粪,从鸟粪贸易中赚取了1亿多英镑。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之后,再去逛超市时,看到土豆玉米感受就不同了。我觉得好的书籍,就是能改变你看待世界的眼光,《谷物的故事》就是这么一本书。
4.
《命运》
很早之前就推荐过《皮囊》,蔡崇达时隔八年,又出了一本书《命运》。
还是熟悉的文字和设定,只不过这次故事更完整,时间跨度更大,但不变的还是那些心灵上的安慰。
每次看蔡崇达的文字,我都能安静下来,感觉像是做了一场精神按摩。讲述的也不是什么宏大的事情,但你能感受到与人物的情感连接,并且让你思考起自己的生活。
我喜欢的影视剧基本上也是这种风格的,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
这里摘抄一段《命运》当中的一段文字:
这次我很确定我要死了哦。到了我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人要死的时候,第一个登门拜访的,是记忆。这些记忆会来得很突然,胡蹦乱跳,有时候还会大嚷大叫。不要慌,一定睁眼睛看,看清楚它们,看清楚它们的头、它们的脚、它们的肚子,就会知道,它们不是跳蚤,不是来咬你烦你的,它们就像一只只小狗,来陪你的。要对它们笑,越欢迎它们,来陪你的记忆会越多,路上就越不孤单。
人一辈子,会认识很多朋友。一出生就可以认识饥饿、认识占有,然后八九岁你会开始认识忧伤、认识烦恼……十几岁你会开始认识欲望、认识爱情,然后有的人开始认识责任、认识眷念、认识别离、认识痛苦……你要记得,它们都是很值得认识、很值得尊重的朋友。
3.
《美国种族简史》
上学的时候,由于老罗的推荐,看过一遍,但没什么感觉。今年重读,有了不少新的体会。
所以说,即便是一本好书,也取决于你阅读的时间段。这部分要相信自己,如果别人都说好,但自己读不进去,就先放一放,现在可能缘分未到。比如,我到现在也读不进《红楼梦》。
说回《美国种族简史》。可能本身就是北京的第一代“移民”,再加上少数民族的背景,所以对于不同种族来到美国之后的发展很有共鸣。比如,面对后期来美国的同胞,不同种族的早期定居者抱有不同的态度。
一些种族会把后来者当做自己人,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且积极帮助他们融入美国社会。另一些种族则会公开歧视本族的后来者,以免被他们的“不良行为”拖下水,导致自己也遭受美国人的歧视。
比如在介绍《你一生的故事》时,我就提到了意大利的南北差异。北部的意大利人从骨子里看不起这些南方的“穷亲戚”,所以在南部意大利人到达美国后,北部意大利人宁可自称是美国人,也不希望和这些乡巴佬产生任何关系。
与此相对的是德国人。他们更愿意为同胞的移民提供支持,并且让他们安顿在自己所处的地区。当他们发现南美不适合定居时,也会给同胞发出警告,劝他们去北美发展。
书中还有不少这种不同种族的行为对比,如果把这些不同的种族类比成中国的各个地区,而把美国看成中国的一线城市,会看到很多有趣的相似点。比如,一代移民和过去的割裂;二代移民融入本地文化之后,如何与一代产生代沟等。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用了二三十年,就体会到美国移民一两百年才有经历。
2.
《金榜题名之后》
上大学之前,总能听到“考上大学就好了”。殊不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固然值得骄傲,但新一轮更加激烈的角逐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轮的竞争更加隐蔽,对于寒门学子挑战更大,如果想要获胜,他们要经历更多的痛苦。
这本书是一篇学术论文的扩展,作者调查了顶尖大学的学生们。发现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后,采取了不同的行为模式。
来自“优势家庭”的学生更偏向于“目标掌控模式”,也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根据目标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而“劣势家庭”的学生则是“直觉依赖模式”,由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多依赖高中时期的经验和习惯。
如果将上大学比作一个“迷宫寻宝”的游戏,运用“目标掌控模式”的大学生就好比是手持迷宫地图,事先已经做好路线规划的一类参赛者,而“直觉依赖模式”下的大学生则从未见过迷宫的地图,对其中隐含的规则也不了解,更谈不上提前规划路线,因而更可能在里面绕弯子。
举个例子,对于“目标掌控者”来说,分数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不论是为了未来工作,还是为了将来出国,他们都会考出刚好够用的分数,并将余下的精力分配到更重要的事情上。
而对于“直觉依赖者”来说,要么听信了“大学分数不重要的”谣言,完全放弃了对分数的追求,要么延续了高中的学习习惯,把所有时间都放到学业上。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他们的答案通常是“改变命运”这类抽象的大目标,而如何用分数一步步具体换成自己想要的命运,他们其实知之甚少。
不论家长,还是学生,只要你的生活中涉及到“高考”,这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
1.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2023年的年度书单第一名,我选了这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本书的第一章就说服我一定要把它看完,它用简单的逻辑就证明了睡眠的重要性。
当我们睡觉时,无法采集食物,不能与人交流,无法寻找配偶,不能养育后代。更糟糕的是,我们睡觉时,更容易被攻击伤害。按照生物进化的角度,这种行为应该渐渐被淘汰,因为它有太多显而易见的害处。
但实际情况是,睡眠不但没有消失,甚至占据了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那么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睡眠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危险和不利。
关于睡眠的好处,这里介绍两个大家可能最关心的:减肥和学习。
当我们疲惫时,经常容易暴饮暴食,但这并不是巧合。人体中有刺激饥饿感的激素和产生饱腹感的激素,缺觉会提升饥饿感激素的含量,降低饱腹感激素的浓度。所以即便你已经吃饱了,如果没睡好,就还是想再多吃点。
不论你尝试什么样的减肥方式,不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肥都不太可能成功。
其次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之前一直有个误区,觉得所谓学习的过程,只是坐在书桌前的那段时间,但看完这本书才知道,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应该是“学习 + 睡眠”。
针对大学生的一项实验表明,剥夺睡眠会导致记忆能力下降40%,这基本上就是高分和不及格之间的区别了。
书中还介绍了睡眠的很多其他好处,诸如预防感冒,避免痴呆,降低心脏病,抵抗抑郁症等等。如果说一年只读一本书,花时间看看这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绝对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我2023年推荐的十本书。
年末做一些TPO10的排名挺好。可以帮助自己梳理今年的收获。排名的过程中,也能看到自己的变化,不论是价值观,还是世界观。
最后说两句今年读书的体会。
读书其实没那么重要,信息获取比较重要,而读书只是效率比较高的一种获取手段而已。根据我有限的经验,真正有深度的好内容,基本上都写在书里,所以才会给大家推荐这些书。
至于选书也好,读书的技巧也好,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读书量上去后,自然会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筛选标准,前面的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上面提到的这些书,大部分在“微信读书”上都可以找到,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全文完)
推荐文章:
下一篇:【碎片】更好人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