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了停更很久的“碎片”系列。
这段时间一直在记录,但没有整理成系统的文字,好多想法乱作一团。
这几天慢慢梳理了不少内容,自己也想明白不少事,整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1.
更好人生的策略
这两天总结的一个人生策略:
缓慢变好,等待时机。
更直观的表达,是下面这张图
不论外界如何变化,得有一套自己的手艺,可以每天打磨,每天精进,虽然缓慢,但保证每天都在增长。
与此同时,不断用小的代价,去尝试小概率事件,搏一个较大的回报。
成功了,就可以跃迁,跳到更高的平台,继续发展。失败了,就继续打磨手艺,等待下一次机会。因为手艺还在,并且更加纯熟,所以不会焦虑。
说白了,这种策略,就是“好”和“更好”的选择。
普通又缓慢的“好”,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只要投入时间就能做到的。而那些幸运的“更好”,则是时代的馈赠,可遇不可求。
运气好,就能活成这张图。
运气不好,也能活成这张图。
不论哪种情况,我想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千万不要期待活成这张图
因为大概率,你会活成这张图
2.
学练比例1:10
教的学生越多,发现自己的作用越小,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总结为:
学的太多,练的太少。
回顾过去的学习经历,我个人的感触是,学习和练习的比例,至少要在1:10。学了一小时,就该练习十小时,否则无法领会学到的知识。
这涉及到两个问题:1.有没有练习题?2.练习标准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筛选。
世上有很多知识,即便知道了,也无法练习,更别说成为专家。比如价值投资,由于时间太长,反馈太慢,普通人很难练习,更别说精进了。对于这种知识,我现在尽量忽略,因为没办法练习。
第二个问题是监控。
练习的标准有很多,但都符合两条原则:可量化,有难度。
可量化,目标才能明确,评判才能客观,做没做到,一眼就能看出。但仅仅是“可量化”,无法保证有效,有些勤奋的“偷懒者”,依然喜欢钻空子,不认真地完成大量练习。
为此,要在练习中添加难度,测量“做成”的量,而不是“做完”的量。练习投篮,要看投进了多少球,而不是投出了多少球。学习外语,要看背了多少单词,而不是学了多长时间。
无效练习时,人容易自我感动。这种结果导向的标准,能有效避免这些问题。
知道了学习和练习的比例关系,想清楚练习的要点后,就不必再纠结了。
我猜多数人和我一样,用上面的标准筛选一下,发现过去学过的东西,大部分无法练习。剩下的少部分知识,按照1:10的比例,估计练习量也不够。所以,先不必焦虑,把欠下的练习量补齐。
一切的差距,都源自“有效练习量”的积累,没什么神秘的原因。
3.
如何防沉迷
体验过好东西,才能对垃圾免疫。
垃圾食品,短视频,套路都差不多。更甜,更咸,更刺激。三秒不满足,马上就划走。
很多“防沉迷”办法,治标不治本,关键的问题是:
你得体验过好东西!
注意力像玻璃杯,无法忍受真空。一个坏习惯无法戒掉,只能被好习惯替换。垃圾内容无法戒掉,只能用好内容替换。
看过好电影,对电影解说,就不会沉迷;看过好书,对标题党,就会免疫;吃过好食物,对垃圾食品,就不会上瘾。
看过,吃过,才有对比,才能免疫。否则你会觉得,小刚小美就是最好的主角,炸鸡薯条就是最美味的食物。
我们还好,成年后才有短内容,但这一代孩子,出生就被短内容包围。
不少家长为了省心,用手机当育儿工具,给孩子看短视频,不哭不闹一整天。出来混,总归要还,孩子上学后,手机将成为最大的敌人。当初让孩子玩手机有多省心,现在让孩子学习就有多闹心。
最近在看《朗读手册》,核心观点是:从小给孩子朗读,孩子能更加优秀。
看似简单,实则困难,因为需要大量的时间。
一顿美食,需要时间烹饪;一部好电影,需要时间观看;一本好书,更需要时间阅读。
培养耐心和能力,没有捷径,更不能“省时”。
体验好东西,不光要花钱,更要花时间,而且要从小花时间。比如,基础的阅读能力,需要长时间、不间断地训练,才可能积累下来。这个过程中,如果被垃圾内容吸引,就可能前功尽弃。
所以到头来,对于诱惑的抵抗,都源自过去的积累。过去积累的越多,现在越不容易沉迷。
(全文完)
推荐文章:
上一篇:尹航的2023年度书单
下一篇:克服拖延症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