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方法”当“目标”伺候的人,是不会有出息的

我很喜欢蔡崇达的《皮囊》,如果从中选出一句话,我会选这一句: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这是作者的阿太(外婆的母亲)说的。当初她为了教舅公学游泳,一股脑把他扔到水里,舅公差点淹死。

周围邻居都骂她冷血,她却冷冷地甩出上面这句话。

后来蔡崇达向她证实,她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我很喜欢这句话。

类似的观念可以延伸。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大致可以分成两种:

方法和目标

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不是为了事情本身,而是希望通过它,达成其他的目标。比如,我上大学,学知识,考证书,这些都是方法,我的目标是毕业找个好工作。

另外一些情况下,事情本身就是目的,做完了也就结束了。比如,我打开手机听歌,听完了,自己开心,这件事就结束了,我不指望通过这首歌,再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分类就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最终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同样是“学英语”,如果我是为了看英语视频,那它就是“方法”;如果我是为了“英语考试”,那它就成了“目标”。

同样是“读书”,如果我是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那它就是“方法”;如果我只是焦虑,觉得自己读书少,很想读完一本书,那它就成了“目标”。

同样是“锻炼身体”,如果我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那它就是“方法”,如果我是为了享受健康,那它就是“目标”。

同样是“赚钱”,如果我是为了测试自己的价值,那它就是“方法”,如果我是为了养家,那它就成了“目标”。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根据不同解释,“方法”和“目标”也可以互换。

这种分类通常是“互斥”的,也就是说,一件事如果是“方法”,那它就不是“目标”,反之亦然。

在我看来,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应该尽量把它当成“方法”,而不是“目标”。

当你把一件事儿看成是“目标”,你会有“学习”的心态,而看成是“方法”时,就会变成“使用”的心态。这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前者更想要完美,而后者觉得够用就行。

因为心态是“够用就行”,所以更容易一点点前进,不会预设很多困难。真碰到困难,也只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不把问题扩大。这样一步步积累下来,反倒比“学习”心态的人走得远,做的好。

这也算是一种“取法其上得其中”吧。

上面举得例子里,大部分都符合这种分类,其中最典型的可能就是“英语”了。很多人只会把“英语”当成目标,但从来没有把它看成“方法”,所以学了很长时间,却从来没有用过。

而且因为“方法”和“目标”互斥,所以“目标”越多,“方法”就越少,我们做起事来,就会畏手畏脚,总感觉自己没有准备好。其实改变一下心态,把那些“目标”看成“方法”,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就能迈出第一步了。

把“目标”看的太重,就像花了大价钱,买了一把椅子,因为觉得贵,所以不舍得坐,结果花费的金钱,变得毫无价值了。

之前看了一个投资大佬的书,里面提到了一句话:

1.只为大事操心 2.生活里没有大事

虽然有点极端,但这个态度是对的。

生活里真正值得成为“目标”的事情没多少,至少应该在三件事以内。而其余的东西,都应该成为“方法”,实现“人生目标”的方法,不管它是金钱,还是身体。

套用蔡崇达阿太的话就是:如果把太多事当做“目标”来伺候,是不会有出息的,把它们当成“方法”的人,才能过好这一生。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个“在看”和“喜欢”,谢谢大家的鼓励!

推荐文章:

“旧书”中有用的道理,未来也会一直有用

如果真的重生,我们能过好么?谈谈如何用《重启人生》的态度来生活

创作手册:痛苦在所难免,吃什么苦却可以选择

上一篇:“信息过载”不是问题,“有效信息匮乏”才是

下一篇:从信息传播路径,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