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手机,总会看到各种消息。有些让你激动,有些让你焦虑。刚开始还会积极响应,后来发现,让“子弹飞一会”,就会出现各种反转。
每次反转,都觉得自己很蠢,当初为啥会相信这些消息,所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如何才能少上当?
之前收藏的一个网站,给了我一些灵感。
这是一个物价网站,整理了全球各个城市的物价水平,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我选了几个外国城市,想看看他们的日常花销,发现有些费用和想象中差距较大,但我也不确定这些数据到底靠不靠谱。自然的一个想法就是,点开我所在的城市,看看里面的数据对不对。
虽然细节有些误差,但整体还算靠谱,说明这个网站的数据,可以拿来参考。
这个方法推广开来,就能解决“被骗”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出发,建立一套参考体系,才能在谣言的世界中,避免焦虑,保持淡定。
1.
影视内容
影视剧看多了,人容易变傻。
为了获取大量用户,影视内容就得迎合大家,满足简单化的意淫思维。最典型的就是简化主人公的奋斗过程,忽略甚至隐瞒大量的细节,让观众沉浸在简单的“咸鱼翻身”的快乐中。
这种“简化问题”的思考方式,容易让人上瘾。
现实世界中,任何一个稍微复杂点的问题,都有无数细节需要打磨。这类见招拆招的情况,外部观察者难以了解,甚至连当事人都懒得记录,最终大家能看到的,多半是旁观者意淫之后的解读。
所以最好以自己的经验为参考,再决定“入戏”多深。
找一些和自己经历相近的内容(教育背景,出身环境,职业方向等),看看拍出来的东西和自身情况的差异。以这个差异程度作为参考,来评价其他不熟悉的领域。
比如,你是医生,你看医院题材的电视剧,发现里面也就20%真实程度,以后再去看一个律师题材,就知道里面也就20%的可信度,没必要入戏太深。
对比之后,我发现影视剧里最大的问题是:
总在说收益,很少谈成本。
上学时看剧,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工作之后,发现电视里的这群人,怎么都不用上班呢?
哪怕这是下班后的故事,我也觉得可信度太低。同样是上班族,为啥他们下班后,还能活蹦乱跳,我下班后,只想躺在床上刷手机呢?
同样,青春偶像剧把校园爱情描写的那么美好,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在花父母的钱,如果让他们自己赚钱来约会,估计这些爱情马上也就没那么美好了。说白了,要是能花别人的钱,谈自己的恋爱,任何年纪的爱情都是美好的。
有了这些经验对比,就能更加脚踏实地,看到每件事背后的成本,也就不容易入戏太深了。
2.
浓缩内容
这些年的信息爆炸,加上短视频的流行,让“浓缩类”的内容越来越受欢迎。网上有各种“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和“十分钟看完一本书”。
看起来提升了效率,让忙碌的人们获得一些知识和快乐。但还是那个问题:你得到了收益,但成本是什么?看起来节省了时间,但因此失去的是什么?
以我个人的经验,别人帮你节省了时间,但却废掉了你的知识体系。
那些浓缩内容的人,由于要大量阅读和浏览,并且自己总结,导致他们的体系越来越丰富,而只看“浓缩物”的我们却变得越来越肤浅,没办法再理解深刻的内容。
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很难深入探讨。
十分钟看完一本书,只能想起片段,却无法说出细节。五分钟看完电影,只知道故事梗概,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都未必能想起来。
破除这种影响的方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建立一个参考系。
浓缩内容泛滥之前,大家都有喜欢的书和电影,那种你会看很多遍、熟悉每个细节的书和电影。然后,你去找到这些书和电影的浓缩版,看看这些浓缩的内容是否让你满意。你会发现,很多你喜欢的片段和细节都被省略了。当初如果只看了浓缩版本,很可能就错过了一本好书,或者一部好电影。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之前积累的知识和品味也不同。同样一本书,可以给不同人,带来不同的体验,让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细节,但浓缩完之后,就只剩下基本信息了。
大家都很忙,娱乐和学习都在争分夺秒。为了平衡效率和质量,分享一个我常用的选书方法:找到一本书,先看一下目录,看是否感兴趣。
随后是别人不常用的方法:
翻到全书2/3的地方,随便读两页。
2/3的部分是作者“写作体力”最差的部分,也是编辑最容易滥竽充数的位置。这部分通常是整本书的底线,如果它的内容依然不错,说明这本书应该不错,值得看一下。
接下来找来这本书的电子版,用三倍速快速听一遍整本书。这是我在效率和质量之间找到的最好的平衡,完整阅读时间太长,看浓缩物遗漏太多。快速听了一遍之后,能了解每章的大体内容,还有印象深刻的片段。
最后就是真正的阅读,摘抄片段和细节,最好写一些微博和文章,把读到的东西,用自己的话梳理一遍。
按照这种流程,每个环节都可以切分成碎片,在上班路上,休息期间完成。最终,拼出来的东西又是一个整体,不会成为散落的碎片。
至于影视剧,我现在的方法很简单:
只看验证过的好内容。
我有一些关注的影视评论家和电影评分网站。看一下5~10年前的评分,找一些高分却没看过的电影,通常不会让人失望。
《肖申克的救赎》在IMDB上评分第一,却因为生不逢时,当初排名并不高。但经过这些年的评判,硬是被影迷们投上了榜首。
我没有什么讨论当下影视剧的需求,所以也就不愿意去验证影视剧的优劣。把这些任务交给时间,我们之摘下成熟的果实就好。
3.
媒体内容
前些日子,听说不少美国博主被抓了,告发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群被他们忽悠到美国的人。
这些人跑到美国后,发现并不是传说中的天堂,生活也没比国内轻松多少,仔细复盘后,发现全都是被这群“鼓吹美国”的博主忽悠的。
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被忽悠的经历,只不过没有那么极端,非要通过自身经历来验证。
过去信息闭塞,也没有互联网,只能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国外。后来大家有点钱,能出国转转了,发现很多事儿也并不是这样。哪怕不出国,通过互联网的交叉报道,很多谣言也能不攻自破。
比如,我曾经在类似《读者》的杂志上,就看过关于德国的一些“传说”。大概是说山东暴雨过后,只有当初德国修建的下水系统依然运转正常,而且在管道附近,还有额外的配件,几十年后可以更换。说这些体现了德国制造的优良品质。
当时读到这些内容,还觉得人家确实先进,咱们还是不行,直到前两年,看到了一个新闻,说德国发大水了,这么多年的意淫才被打破。
有了这些经验后,对于媒体都抱有一定的怀疑。媒体未必会报道假消息,他们完全可以片面报道,不论是只给你看好的,还是不好的,都能影响你的印象。
面对这种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先去看过往的报道,有没有我熟悉的内容,按照那篇报道的靠谱程度,来判断其他的内容。
举个例子,如果你翻看国外对于朝鲜的报道,几乎没有任何正面内容。一次两次还好,如果重复看到这种内容,人很容易就相信了。
我不了外国媒体,也没去过朝鲜,自然不知道真假,但我生活在中国,所以可以用中国作为参照,看看外媒的态度。
于是找了一些过去对中国的报道,几乎也没有多少正面的,那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些媒体的立场了。所以他们再说哪里不好,我看到的更多是态度和立场,而不会期待太多真相。
类似的方法还可以用在“怀念某些朝代”上。
有人经常怀念历史上的某个时期,觉得要是活在那个年代,肯定比现在更幸福。这种意淫的心态,明显是不太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把自己代入了达官显贵的阶层,以为去了那个年代,就能坐享荣华富贵。
这时,不妨按照收入换算一下自己的社会地位,然后等比例地平移到某个年代,就能瞬间清醒。别说荣华富贵了,按照自己的社会地位,可能在其他年代,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更别谈什么浪漫与美好了。
平时多做做这些练习,能够杜绝很多不必要的焦虑,再看看社交媒体上,各种光鲜亮丽的摆拍,也能保持足够的淡定了。
4.
他人内容
最后聊聊关于他人的判断。
普通人都有“慕强”情节。如果某人在一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不论过程和背景,我们总会更信任他的判断,愿意听听他的意见。
这种信任还会推广,导致他在各方面所说的内容,都会成为某种参考。比如,一个畅销书作家,可能还会对升学和教育做出评价,甚至给出一些择业的建议。
可能是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总以圣人的标准来评判他人,一个人要么就是十全十美的完人,要么就是啥也不行的烂人。
其实,只要回归常识,就知道这种情况基本不可能。
一个人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必然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那么他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就少了,自然不可能在其他领域达到同样的高度。
但是,单单依靠这种推理,无法让我们建立自信,面对一些所谓的权威,还是会盲目相信。
这时,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其实就是问对方一个问题,一个你所在领域的问题,未必多么专业,但你要对答案足够熟悉。
这其实是一个测试,测试对方的答案是否值得参考。
对方的答案和你的预想不同,也未必是因为对方想要误导你。可能由于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不同,面对同一个问题,别说给出实用的答案,大家对于问题的理解都不同。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过年回家的火车票不好买,如果一个穷学生询问解决方案,而对方给出的答案是“那就坐飞机吧”,这说明两个人基本上没啥对话的意义了。这种“何不食肉糜”的建议,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当然,你也可以问一个对方专业领域的问题,让对方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如果他丢给你一堆专有名词,一脸不屑地觉得你啥也不懂,基本上可以判断,对方在这个领域的造诣很一般。
WIRED有一个系列,就是请来一位专家,分别给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还有相关从业人员来介绍某个概念。
这时你就能看到,真正理解原理的人,总能用简单的解释和例子,让外行人听懂他们在做的事情。虽然具体操作会涉及到各种专业知识,但解释这个问题本身肯定不需要那么复杂。
总说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锻炼批判性思维。当时不知道是啥意思,现在想想,无非就是当别人忽悠你的时候,你能判断真假,不轻易上当而已。
看过一些锻炼思维的书之后,发现基本上还是没啥用,到了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经验最靠得住。
以上也都是我这些年的一些经验总结,虽然简略,但是可行。虽然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不被骗,但至少提高了对方的忽悠成本。
其实,最好的方法不是辨别,而是过滤。就像保持为了房间整洁,不是拼命整理,而是选择丢弃一样。
有些不重要的事情,不必要的信息,压根就不应该进入到生活中,也就谈不上进行什么判断了。
(全文完)
推荐文章:
上一篇:生活中的麻药和解药
下一篇:尹航的2023年度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