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道理】越简单,越复杂

Image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句话:

管理上了轨道,组织就会索然无味。

知道该做什么,每天重复做,当然没什么新意。只有那些没方向的人,才会一天一个想法,总在不停试错。

虽然我们不是企业家,但也得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所以本质上也是一个管理者。

只有理解了德鲁克的这句话,才能知道简单的可贵,也才能看到它的来之不易。

1.

先复杂,后简单

任何看起来的“简单”,都经历过“复杂”的演化。

医生能一句话指出你的病因,是因为他付出十多年的努力。看过无数复杂的病例,才能举重若轻地诊断。

律师能一句话解决你的困惑,是因为他看过很多的案例。经历过焦头烂额的折磨,才能一针见血地抓住要害。

过去不懂这个道理,总觉得“越复杂越好”。

挂号排队几小时,总想让医生多说两句,才觉得这时间花得值。花了大价钱请律师,总想着人家多说几句,才觉得这钱花得值。

但同样的问题,难道不是用更少的话、更简单的方法解决,才更有价值么?

只会给你复杂答案的人,明显是水平不够啊!

就像小时候学习一样,要先学会把书“看厚”,然后再把它“看薄”。

“看厚”是因为吸收了大量的新知识,脑子里还是一团浆糊,没有任何体系。“看薄”则是把知识归类之后,最终得出的几条关键结论。

任何简单的背后,都经历过复杂。不要被复杂所吸引,而要珍惜复杂后的简单。

2.

要简单,别简陋

前两年开始流行各种“浓缩内容”。

不论是电影,还是书籍,都打着“几分钟帮你看完”的标签。

作为此类内容的重度用户,我对这些“浓缩物”的态度是:当做入门的引子很好,但不能当做“原作”本身。

看了十多个“三分钟讲电影”,事后一个剧情也想不起来,听了十多个“一分钟读完书”,脑子里只有“收获感”,而没有任何知识点。

有过这些经历之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

要追求简单,而不是简陋。

把一本书总结成一篇文章是“简单”,把一篇文章当做整本书来看是“简陋”;把一部电影浓缩成三分钟是“简单”,把三分钟的视频当做整部电影是“简陋”。

这其实也能回答那个问题:为什么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此生?

有过实际经历,总结出的道理是“简单”的;没有亲历过而白给的道理是“简陋”的。

很多经验教训,当你没有实践之前,根本不理解里面的机理。只要情况稍微变化一下,道理就用不了了。

但对于只拿到结论的人来说,他根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所以,我们要追求复杂后的简单,同时要警惕没付出的简陋。

3.

能简单,别复杂

很多时候,简单的总是更有力。

商业模式都要简单。简单意味着可复制,能够很容易做大。投资逻辑要简单。简单意味着变量少,能够很容易看懂。

我们不是生意人和投资人,但这条规则依然适用。

比如,当和别人交流时,要选择简单的语言,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

任何拐弯抹角的话,最终都可能被误读,导致双方都不开心。但这不代表要忽视礼貌。那些号称“说话直”的人,只是比较粗鲁,而不是直率。

再比如,做事的时候,能用简单的工具,就别选择复杂的。

看起来高大上的工具,常常会掉链子,反倒是那些最朴素的工具,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用来反向筛选。

如果一个产品,不跟你说能解决什么问题,总是在强调各种不相干的概念,那么多半是为了忽悠你。

如果一个老师,不会用人话给你解释问题,而满嘴都是各种高大上的词儿,那么多半也是为了忽悠你。

有了“简单”这个标准之后,人生能清爽很多。

经历过复杂的简单很有价值,就像医生的方案和律师的建议一样。但有时,我们也会把简陋当做简单,沉迷于虚假的满足感当中。

最好的方式,是亲身经历这些复杂,然后自己总结出简单的道理。

这样既能为自己创造价值,也能给别人传递价值。

《反道理》系列节选:

【反道理】越自律,越自由

【反道理】越勤奋,越懒惰

【反道理】越困难,越容易

【反道理】越极端,越成功

【反道理】越安全,越危险

【反道理】越正确,越错误

上一篇:【教程】如何找到“最好”的字帖,并“最快”练出漂亮字

下一篇:读者才是作者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