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道理,都是“反”的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室友假期做兼职,想要赚一些外快。他选择的是零门槛的销售职位,主要工作就是骑着电瓶车,挨个商户推销产品。
那段时期的平均气温都在35度,他每天还得穿正装骑电瓶车,两个月下来,脸晒得像农民工,到手工资一千多块。
他是我认识的比较认真负责的人,而且做事不会偷工减料,一个假期下来,他说学到的最深刻的道理就是:
辛苦不赚钱。
后来在饭局上,大家拿他的故事开玩笑,一位已经工作多年的老大哥说,这不叫道理,这叫常识。要是“越辛苦,越赚钱”,那在地里除草的农民伯伯,还有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应该挣的最多。
这个世界从来不在乎你的“努力”,而我们常常陶醉于自己的付出,并且在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时,错怪这个世界。
1.
“表演勤奋”的懒惰者
我们喜欢用一些指标,来量化自己的付出。比如,自己花的时间,流的汗水,甚至是付出的情感。
就像每年高考结束时,总会有一些同学走出考场后,大呼小叫地说自己努力过,自己不后悔。如果有机会看一下这些人的学习状态,基本上就是没什么复习节奏,头脑一热就挑灯夜战,一副我很努力的样子,实际上并不重视勤奋的质量。
所以,我看到熬夜工作或学习的人,从来不觉得他们了不起。他们要么是笨,没能力完成现在的工作;要么是蠢,找不到工作的重点。
但我觉得他们这么勤奋的背后,通常都意味着:懒。
懒得分析问题,懒得制定计划,懒得搜集反馈,懒得调整方向。
他们的脑子里只有一套逻辑,那就是:
只要我付出了,世界就得给我回报。
“想要回报,就得付出”,这个道理天经地义,就像少吃多动就会瘦一样,不用赘述。问题在于,“从付出到回报”其实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对于这个过程的认真思考,本身也是你需要承担的成本之一。
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我们这一辈子只是在做一件事:交换。
每个人都有欲望,这些欲求需要通过一步步的交换达成。有些简单些,孩子用哭声交换食物,客户用金钱交换商品,学生用时间交换成绩等等。有些则相对复杂,需要你一层层地交换,最终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它可能是信任,经验,人脉,爱情。
多数人都是从“时间”开始交换的。
而且作为新手任务,我们会被安排完成一些只要投入时间,就会有所产出的“交换任务”。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基本上就是这个入门级任务,它不涉及太多外部因素,只要我们认真完成作业,好好消化内容,基本上都能通关。
但就是这么一个入门级别的任务,也能挡住大部分人,这就体现了大部分“勤奋的懒惰者”的本性。
就像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损失一样,任何交换也都存在这种价值的耗散,我们就把它叫做“交换偏差”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多数交换都会存在一些偏差,你没办法百分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评估交换当中的损耗,以及这种交换的有效性。
就拿学习这件事来说,不少人是付出了时间成本,但他们从来不考虑这种付出的有效性,只会陶醉在自己努力的样子中。熬夜学习是付出了更多时间,但这些时间真正转化成了多少能力和分数?不考虑这些问题,只是为自己的勤奋而感动,很容易走火入魔。
而对于这些表演勤奋的人来说,“分析问题”是演不出来的,“搜集反馈”是演不出来的,“调整方向”是演不出来的。所有真正有效的努力,通常都非常隐蔽,甚至是无法言说的。
这对于喜欢用时间和汗水来量化勤奋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继续表演自己的“苦情戏”。没办法展现自己的“苦难”,怎么好意思向生活勒索呢?
于是,人们只好拿自己“付出的时间”作为筹码,向考卷要分数;拿“自己流过的汗水”,向健身房要体重;拿“自己付出的情感”,向对方要赔偿。似乎只要自己戏份够,不管导演给没给镜头,主角名单上都得有自己的名字。
想明白这个道理,我基本上可以肯定,所有看得见的努力,都是低级的,就像夸张的演技一样,让人看了尴尬。
2.
同样的量化,不同的结果
在之前的《碎片》当中,我提到了“量化”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是区别富人和穷人的关键指标之一。
但同样是量化,富人和穷人的体系也完全不同,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上面说的,关于“交换偏差”的认识。
前一阵子很火的电视剧《都挺好》里有一个情节,说的是读大学的女主,假期做英语课程的销售,碰到了自己未来的师傅,并向他推销课程。
尽管女主说的条条是到,这位当老板的师傅,还是非常耐心地拒绝了她的推销。
由于剧情需要,师傅非常友善地询问了她打工的目的,当时还是傻白甜的女主说:自己想要攒学费,出国留学。
这个时候重点来了。师傅听完他的目标之后,马上给她算了一笔账,并且问了几个非常“量化”的问题:需要攒多少钱?攒多久?回来以后做什么?这么做值不值?等等,于是女主就哑口无言了。
我找到了这一段视频。我觉得这是这部电视剧里,我看到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建议大家也看一看。
虽然生活中不一定能够遇到这种好心人,愿意花时间点拨你两下,但是即便出现在影视剧里,也值得我们借鉴。而且最后女主的表现,我很喜欢,那些为了自己争取机会的人,我都觉得非常了不起。
刚才视频中的老板,体现出了基本的量化能力,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为什么同样是量化,富人的就更有效果。说白了,就是他们的“偏差”更少,他们更会算账。
交换的标准中,时间和金钱是最容易量化的,而金钱的价值又比时间更加确定一点。两个人同样看了一小时的书,或者做了一小时的运动,但是效果可能相差很多。但两个人手中的同样数量的钱,价值上的差距则没有那么大。
这也是为什么商人们做事更有效率,因为多数事情都可以换算成金钱,这样统一到了偏差较小的单位之后,交换就不容易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了。
生活中很多不涉及他人的事情,比如学习,健身已经算是偏差较小的交换活动。这些几乎可以等同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事情,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做好,更不用说面对更为复杂和不确定的交换了。
自从有了一万小时定律之后,很多人觉得获得了救命稻草,觉得自己也有了成为天才的可能性。
这是幻觉。
因为多数不反思的努力,即便重复一万个小时,可能还不如一些人带着脑子,刻意练习一百个小时。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工作经验,对于多数没有思考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只是简单重复了很多遍而已,并不代表他们有多么牛逼。技能不像身体,吃多了就会胖,到时候就会长大,它需要你刻意地打磨。
3.
大部分时间休息,少部分时间做事
当你不再以流汗的量来衡量健身,不再以自己熬夜的时间来衡量学习,抛弃了对于劣质勤奋的执念,你会发现其实真正重要的事情并不多,你需要的是大部分时间“休息”,然后只在关键点上用全力争取。
而大部分人的策略刚好相反,他们在平时疲于奔命,看似非常努力的背后,实际上浪费了太多精力和资源,当真正的机会摆在面前,或者面对关键点的时候,往往因为体力不支而无法把握。
举个例子,那些天天喊着要减肥的人,不停地去健身房举铁,骑动感单车,顺便不忘把自己挥汗如雨的照片分享到朋友圈。问题是,这些人从来不注意控制饮食,也不知道自己的基础代谢量,而这才是更加关键的事情。所以经常是,健身后肚子非常饿,吃的比平时还多,硬生生把消耗的热量全都吃回来了。
其实,减肥的原理无非就四个字:入不敷出。
摄入的少,消耗的多,持续一段时间,自然会瘦。人体有正常的基础代谢,只要你能控制饮食当中的热量摄入,多吃蔬菜和高蛋白,少吃碳水,脂肪和糖。做一个基本的加减法,保证每日消耗有余量,不用去健身房也可以自然瘦下来。
另一个减肥的关键点则是睡眠。一个人哪怕在现有的基础上,保持规律和充足的睡眠,让自己的身体运转正常,也能降低体重。这部分看起来和减肥健身更没有关系,但它却是更加重要的部分。
而且你只需要识别出这一点,然后把手机放到一边,按时躺在床上睡觉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你会发现,如果你的方向是对的,即便看起来不怎么勤奋,也能获得比较好的回报。
玩过德州扑克的朋友都有体会,真正让你赢大钱的往往只是那么几手牌,甚至是一晚上才等到的一副好牌。而你多数的时间,可能只是在不停的等待,等待属于你的那次机会。
那些把把都参与,而且还下重注的人,通常会因为一次失误,损失掉整场的收益。
类似的道理,在股票市场表现的更为明显。
巴菲特的决策并不多,但是每一次几乎都能为他带来不错的回报。如果你想象自己这辈子只能做20次重大的选择,你就不会变的那么焦虑。
反观大部分赔钱的散户,基本上都是在紧盯K线,频繁调仓的过程中,一点点养肥了交易平台,错过了一波又一波的机会。
就像投资大师索罗斯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当你赚钱时,你往往并不忙碌;当你奋力工作(为提高短期回报)时,你往往对自己的回报业绩感到愤怒。”
而那些看似在“休息”的时间,其实更加困难。他需要你耐心等待,面对恐惧,对抗贪婪,其实是需要更多的努力。
真正的牛人,更像是躲在草丛里的猎豹,只在猎物出现的时刻,全力出击。而他们付出的代价,我们是看不到的。
4.
抛弃简单的任务,直面困难的挑战
“表演勤奋”的懒惰者,之所以能够如此勤奋,归根结底只是因为:
他们只做简单的事情。
熬夜谁不会?不睡觉,多喝点咖啡。实在不行,悬梁刺股的老花样也能用上。流汗谁不会?你在闷热的健身房,坐半个小时,都可以浑身是汗。加班谁不会?周末跑到公司,坐在工位上发呆,顺便还蹭个空调。记笔记谁不会?抄写句子,摆摆样子,我还能配个插图呢!
看到了吗?只要想“表演勤奋”,我比谁都在行,因为这些事儿,我也都干过。可问题在于,做完之后,除了有一种“我真努力”的幻觉之外,基本上啥都没有。现在想想,那段时间还不如看个电影,读点闲书,性价比其实更高。
上一段的“休息”上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那些牛人不是真的休息,而是只愿意做困难并且重要的事情。
当年乔布斯在开发iPhone的时候,就是先用一个小而精的团队秘密开发核心功能,逼迫他们每周工作90个小时,只专注于最关键的部分,至于剩下的就让其他人慢慢补充就好。
iPhone虽然一鸣惊人,但连最基础的复制粘贴功能都没有。iPad刚问世的时候,居然不支持多任务工作。要知道,这些基础功能对于其他设备来说几乎是标配,每个技术团队都会花时间加进去,但他们只是众多平庸产品中的一员,无法和苹果的产品比拟。
这种产品的开发,不是能不能的问题,因为大家的技术未必有天壤之别,而是敢不敢的问题。没有一个乔布斯这种“混蛋式”的领导人,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掌控力,是没办法推进这种研发的。
到头来你会发现,真正阻碍我们做出“有效努力”的,多半不是能力,而是:
勇气
健身过程中,真正困难的不是去健身房举铁,而是拒绝朋友的邀约,控制饮食,规律作息。但是,随着周围人际关系的复杂,你很难保证自己只吃对有利于健康的食物。拒绝不良习惯,需要勇气。
当你发现自己不论怎么收拾屋子,都觉得非常杂乱,不是因为你的收纳技巧有问题,而是因为你的东西太多了。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学习什么神奇的收纳法,而是丢掉那些不常用的东西。扔东西,需要勇气。
当你发现自己背了好多单词,但依然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句子时,你要做的不是继续背单词,而是把单词书丢掉,从最基础的表达开始直接张嘴说。克服“背单词”的心理障碍,同样需要勇气。
不敢拒绝朋友的邀约,舍不得丢掉没用的东西,不敢违背多数人的学习路径,这些都是缺乏勇气的表现。
即便作为当事人,你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了,现在的勤奋只是“劣质的努力”,你也只愿意遵从惯性,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如果考上好大学,就能拥有好生活。
这条简单的逻辑链,绑架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像《都挺好》里的师傅一样,真正分析过这条路径的可行性,以及中间会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多数人愿意做的就是粗暴地相信这个因果链,然后把所有的时间放在备考上,坚信只要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
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体现就是,有多少学生在高中期间,真的研究过自己擅长什么,应该学什么专业?又有多少家长,在此期间搜集过相关材料,帮助孩子制定各种情况下的报考策略?多数人为了考一个好分数能花三年时间,但在高考后的选择上,花费的时间可能连三周都不到。
但在我看来,后者要比前者重要的多得多,哪怕不是三年,至少也应该在高中阶段,抽出三个月的零散时间,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而不是等到拿到分数后,拍脑门地决定未来的方向。
要有勇气对简单的事说不,有勇气直面重要的事,即便你不擅长,也敢于硬着头皮做,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自己已经做好的事情。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真正勤奋的人,只是看上去有点懒,他们懒得处理不重要的事,但面对核心的问题时,他们比谁都勤奋。
我们的生命有限,没有时间装模作样,别再“表演勤奋”,把时间放在有效的工作和休息上,你的生活或许能更加轻松愉快。
下一篇:【碎片】真的有“价值投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