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能量,物质,信息。
科学发展都围绕这三个话题,今天想聊聊其中的“信息”。
我们每天接收大量信息,如果把“信息传播”抽象出来,可以分成几个环节。
这些环节最初是个整体,无法分割。
比如,没有文字时,大家用口语沟通。脑子里有个事儿(想法),用嘴说出来(实现),对方听到和理解(消费)。
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但很受限制,一句话说完就没了,其他人如果还想听,就得重新说一遍,非常麻烦。
所以,针对信息的发明创造,都是为了戒除这些环节的限制。哪个环节限制最大,大家就会想办法先把它搞定。
比如,为了解决“信息必须即时消费”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文字。
有了文字之后,任何产生的信息,都可以被记录下来,以便随后阅读。对于作者来说,不用每次都重复讲同样的话,把内容记载下来,自己就可以去忙别的了。
但这还不够。虽然有了书上的文字,但大家只能轮流看,因为复制一本书的成本太高,过去都是手抄。
为了解决“批量复制文字”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印刷术,这样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地印书,解除了“复制”这个环节的限制。
搞定了复制之后,分发就成了问题。因为书籍都是实体的,现在的纸张虽然比过去的竹简轻便,但大规模移动还是非常消耗能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发明了互联网,让信息回归了本来的抽象状态,不必非得依靠某个实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信息。
以上简单梳理了一下,人类历史上的“信息传播”有哪些环节,都有什么限制,以及科技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当然,这个过程中,还有照相机,录像机等发明,这里不一一列举。
我现在比较关心的是,在“信息传播链条”中,现阶段最大的限制是什么?以及科技正在如何攻克这个问题。
虽然,其他环节也都存在优化空间,但能明显感到,现在最大的限制环节是: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只要它被实现了(不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段视频),我们都有足够多的工具,完成后续的工作(例:开个抖音号,上传视频,其他人都能看到)
但问题在于,写文章需要读写能力,画一张画需要绘画能力,录个视频得有拍摄和剪辑能力,写一首歌需要作曲能力。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练习才能掌握,对普通人来说,成本太高了。
针对这个环节的问题,人工智能给出了解决方案。现在的生成式AI,只需要输入指令,就可以生成作品,大大简化了“想法-实现”的过程。
比如,我上周画的十二生肖图,从想法到实现也就用了十分钟,而在过去可能需要一年来学习相应技能。
虽然现在人工智能依然有很多不足,但它已经盯上了“想法到实现”,这个现阶段最大的问题了。这也是创造者感到恐慌原因,因为过去被他们垄断的这个环节,慢慢再被攻克。
假设有一天,人工智能发展足够好,是不是“信息传播”就没有改进空间了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信息传播的链条,并不是单向的。
那些产生想法的创作者,同时也是内容的消费者。所以更加准确地说,这个信息传播链条应该是个闭环。
接收信息的人,会产生新的想法,然后开始新一轮的信息传播。
等到“想法-实现”这个环节,被人工智能解决之后,下一个阶段的任务就是:
接收完信息,如何产生更好的想法。
之前的各种优化,起点都是“想法”。
换句话说,所有科技的发展,只是让原来就有想法的人,如何更好地实现、复制和分发。但它没办法让没有想法的人,自动产生好点子。
等到所有“有想法”的路径都被优化完,大家的重点就会放在,如何从“无想法”变到“有想法”了。
在我看来,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源自两个字:
重组
不同领域、不同工具的重组,都可能带来新的创造,没有人能凭空产生一个创意,更不可能凭空实现它。
孙正义早年,每天花十分钟,从字典里挑三个词,看看能不能组合出什么好点子。大量试错之后,找到了电子闹钟,赚到了最初一笔钱。
这个例子说明,单纯为了重组,不需要高科技,最原始的词典,都能提供灵感。
而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判断这些重组的价值,因为它最终要为人服务,所以判断标准自然也就在人的手中。
为了识别有价值的重组,需要了解各种工具的作用,真实生活中的需求,能抓住核心问题等。
而这部分能力的训练,未来能不能依靠科技完成,现在我还不知道,但等到“想法-实现”这个环节被人工智能完全搞定之后,科技应该就会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在此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对任何新兴事物抱有排斥心理,如果有余力的话,可以试着了解,甚至学习一下,但不必太过沉迷,因为这还只是一个过度阶段。任何事物想要蓬勃发展,都得经历一次崩溃,淘汰掉浑水摸鱼的,才能留下真正创造价值的。
如果说有什么更具体的建议,那就是好好保养身体,等待更好的解决方法出现。
这可能是我这些年最大的体会,怎么也搞不定的问题,不妨就先放一放,拖着拖着就有方法了,甚至连问题本身都可能消失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帮我点个“在看”和“喜欢”,谢谢大家的鼓励!
推荐文章:
下一篇:过早优化:半途而废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