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关于“短视频”的文章,说到“用创作来对抗被切割的生活”。
这两天看了些“创作”方面的书,总结一份《创作手册》,遇到瓶颈时有些参考。
这本《手册》是写给我自己的,如果能对你有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感觉这些原则,指导其他工作也是有效的。
1.
写不好还写不坏么?
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
唐家三少是初代网文作者。有人问他最近在写什么,他说“还没想清楚,先写100万字找找感觉”。
这个答案,好像不可思议,但对他真不是玩笑。
根据他的更新进度,平均每天写一万字。按照这个速度,所谓的100万字,也不过是三个月左右的工作量,根本不是什么天文数字。
创作最忌讳的一件事:
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就承认,别给自己贴金,说什么“完美主义”。
一个好作家,一个好导演,都有过无数烂作品,才有好作品。尼尔盖曼也说,你得先写30万字的垃圾,那就是为后面20万字做准备的。
之前会纠结:“做得快”和“做得好”之间要如何选择?
现在完全不纠结,一定选“做得快”。只有做得快,才能做得多;只有做得多,才能做得好。没有足够的失败经验,谁能做好呢?
第一条就啰嗦这么多,无非是再三强调和提醒一点:
持续创作
简单却不容易,只要写起来,一切都会变好的。
写不好,还写不坏么?
2.
写出来才能想清楚
我们的祖先能战胜猛兽,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主要因为进化出了语言,能更好传递经验。
最早的哲学家也都是依靠谈话来思考问题的。一问一答之间会有缝隙,中间就产生了启发和思想。
人们刚开始用嘴思考,能写字之后,就出现了一批人,专门用手来思考。
写作是很好的思考方式。有些东西干想是想不出来的,灵感都是骗人的。
写作就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最初,只能想明白一点,但硬着头皮写下去,就会有新想法冒出来,进而想明白更多。
有想法就先写起来,写下来就有了基础,可以继续思考。不要相信什么灵感,更别期待一次想明白所有的事,即便别人可以,我们也不可以。
所以还是第一条,先写起来。只要写起来,就会变好。
3.
没有文笔,只有信息
在新东方教过托福写作,才知道什么是“好文章”。
托福的作文题目都是公开的,而且评分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充分论述。
而经历过高考的中国学生,通常比较关心华丽的句子,想写“有文采”的文章,于是就会天天默写“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echnology…(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废话。
除此之外,另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背同义词,然后全篇充斥着各种同义词替换:科技很重要,因为科技不可或缺,所以科技必不可少。
学生写得正来劲时,我通常会打断他,然后问:你到底想说啥?
这种经历多了以后,就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好文笔”,重要的是文章想传递的内容,说白了就是:
信息量得够
教书时,我会跟学生说,把形容词都换成动词和名词,比如把“重要”换成“能让我看到最新的电影”。
提升信息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多查资料”,把细节弄清楚;另一个是“多删废话”,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别说两句。
4.
量的积累才是核心
一个短视频中,刘国梁训练张继科,刘拼命发球,张拼命接球,一轮训练下来,两个人都大汗淋漓,穿着粗气。
靠在球台上的刘国梁说了一句:
这个量就够了。
视频只有几十秒,我看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刘国梁不动声色说的那句话,背后就是一种自信,一种掌握了成功方法的自信。
世界没有质变,只有量变。那些看起来的质变,只是某个环节的量变而已。
想要学英语,一万个单词背完了么?想要减肥,一千公里跑完了么?想要当作家,一百万字写完了么?
这些问题一问,答案就有了。
至于什么学习方法,减肥秘诀,节奏风格,在“量的积累”面前,毫无意义。
人工智能的论文通俗地解释了他们方法:保证基础动作不出错,然后逐渐迭代,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
量没有积累到一定程度前,完全没必要纠结任何问题,把自己当成机器,机械化地积累创作量吧。
5.
用故事拉拢人心
当年,斯坦福邀请乔布斯,去做毕业演讲。乔布斯的御用写稿人有事,所以他只好自己写演讲稿。
稍微了解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他有多苛刻,他花了好几天,却怎么也不满意。
纠结了好久,他突然想明白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大道理,讲几个简单的故事就行。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虚心若愚)”演讲。演讲的开头,乔布斯说“今天我想跟你们分享我的三个故事,就三个故事,没什么了不起的”。
人喜欢听故事,这是大脑缺陷,哪怕环境再嘈杂,只要有人开始讲故事,我们就会被吸引。
不论做什么创作(文章,视频),先用一个好故事开始,如果对方听进去了,你们就成了一伙人,随后就更容易沟通了。
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尽量在每一段先讲个故事,方便后面的展开。
6.
不想写了怎么办?
有个学长,论文写得快,别人一年写一篇,他两个月就能写一篇,而且也没多努力,效率就是这么高。
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晚各写一个小时。
我问,就这么简单?他说,就这么简单。
如果一件事有截止时间,自然会焦虑,如果想着要做一辈子,就不会在乎一时的得失,能节奏更平稳地坚持下来。
所以现在的我,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也是写点东西,不管能写多少,不管写好写坏,先把固定的时间坐满,养成习惯就好了。
我们大概率要活到80岁以上,那么写作这件事,至少还要持续50多年,把眼光放长远,不容易因为一时得失而焦虑。
还有就是要多去阅读。写不出来是因为看的不够。
一般来说,要写1000字,最好读10万字,大概是1:100的比例。所以看完一本书,自然能写一篇文章。
如果觉得没东西写,那就快去看书,能摆脱不少创作瓶颈。
7.
看不进去就算了
提到阅读,就多说两句。
我有个学霸朋友,一准备期末考试,全班都要抄他的笔记,他也大方,借笔记从来不扭捏。
我问他,为啥这么大方,不怕别人看完笔记超过你么?
他的回答挺有参考意义:我笔记上记的,只是我认为的重点,是根据我的知识体系记录的。别人能抄的只是我的结论,而他们脑子里的东西和我不一样,所以没法完全发挥笔记的威力。
想想也是,别人每堂课认真记录的东西,都是根据之前的内容一点点搭建起来的,你最后抄一遍就能学会,学霸还能叫学霸么?
所以,我现在对于阅读的态度也松弛了很多,总结一下就是:
看得懂就记下,看不懂就跳过。
翻开一本书,能收获多少,已经被之前的阅读积累决定了。不是每一章都能给你启发,如果觉得读不进去,可能就是缘分没到,下次有机会再读就好。
现在也不太看别人总结的经验了。
普适的经验,小学阶段都讲过,剩下的就是每个人特有的经验,都有很大的局限性。
你没活在那个地方,也没活在那个年代,更重要的是:你不是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别人的经验,最多参考,不可照搬。
8.
找到自己的读者
这几年脱口秀火了,李诞写了一本《脱口秀工作手册》,里面有段话印象深刻:
不是你去找观众,而是要让观众来找你。狠狠地锻练自己,你越强,找到你的观众越多。而不是你能讨好的观众越多,你的观众越多。炸场是副产品,正如名利也是副产品。
李诞很有天赋,但书里也没写太多技巧,更多还是如何成为更好的创作者。听起来挺鸡汤,但很多鸡汤都是对的,只是做到的人太少。
我断断续续写了几年,感觉还停留在初学者阶段,想要讨好读者的心态从未消失,这部分能给自己的一个提醒是:
先写给自己
哪怕全世界都不看,你愿不愿意回顾一下自己的作品?这起码能保证,写下来的东西对自己有价值。
整个公号两百多篇文章,对我价值最大的,其实是那些教程:
虽然它们阅读量不是最大的,但比那些蹭到流量的文章更有价值。
要相信,观众无法讨好,你只能更多发声,让喜欢你的人找到你。你的读者就是能理解你,不需要什么解释。
9.
创作让人谦虚
这几年,整个人的负面情绪消解了不少,哪怕看到再烂的作品,也不会吐槽,同为创作者,知道有多难。
偶尔在抖音上刷到那种美食博主,把做菜的过程录下来,配上背景音乐,就能哗哗收割流量。
看着好像挺简单,真做过就知道有多难。为啥我知道?因为我做过。
所以看到网上各种吐槽,比起愤怒更多是同情,他们不是无礼,只是无知。
每个创作者都应该去看看张艺谋奥运会开幕式的纪录片,看一下当时将近六十岁的导演,怎么一步步把这个大项目完成的。
看完之后,除了肃然起敬,基本也就没别的了。不要只说人家就只会码人,只会做大场面,去看一下,要点脸。
现在如果有负面情绪,不论是焦虑还是愤怒,我都知道该干活儿了,该脚踏实地做点事儿了。
所以说创作让人谦虚,创作让人踏实。
10.
没有弯路,没有捷径
乔布斯当年辍学后,迷恋上了艺术字体,一边寄宿在同学宿舍,一边学习艺术课程。
谁能想到多年后他创办了苹果公司,并把这些美学设计融入了产品中。按照他的原话,因为微软抄了苹果,所以全世界都用上了美丽的产品。
有些事,从前往后看,是零星散落的点,从后往前看,却都能连成一条线。
所以我一直不觉得有什么弯路。只要没伤天害理,多去尝试总是好的,因为你不知道最终的方向,也就无从判断是“正道”还是“弯路”。
没有弯路,也就没有捷径,道理相通。
这句话也适用于创作。没有那些“烂”作品,就不会有好作品。没走过“弯路”,不可能找到“捷径”,回过头来,都是自己走过的路罢了。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写不好,还写不坏么?
文章不短,看到这不容易,最后写一句鸡汤,和大家共勉。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痛苦在所难免,吃什么苦却可以选择。
创作就是一辈子的事,虽然过程会艰难困苦,但有什么事儿是容易的呢?
推荐文章:
(非广告)都是普通人,为啥几年后差这么多?从背15000个单词说起
下一篇:“知识付费”防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