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加了一个“非广告”,主要是这种标题太容易最终来个反转,给你推个XX课程。
每次看到这种广告,都有点受不了,所以在标题说清楚,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
之前在《重要的事:非常简单,但不容易》里面提到了,要想学外语其实很“简单”,但不“容易”:背15000个词就能通关。
“15000”这个数字,是我从别人的文章中看到的。据说俞敏洪大学住院期间,就背了这么多的单词,然后成了当时北京词汇量最大的老师,创办了新东方。
加上我之前的学习经验,估计这个数量是靠谱的。
直到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介绍了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彻底解开了15000这个数字的来历,也让我坚定了信念:
提升基础训练量,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1.
为啥是15000个词
哈佛大学有个语言学教授,名叫齐夫(Zipf)。
他给小说《尤利西斯》做了一个词频统计,发现这本书的长度是26万词,总共用到了将近3万个单词。
把这些单词,按照出现频率排序,就会发现一个神奇的规律。
排名第2的单词,出现的频率是第1名的1/2。第3名是第1名的1/3,第4名是1/4,以此类推。人们把它称为Zipf定律。
不理解这个定律无所谓,关键是知道它的一个重要结论:
偶尔出现的低频词,才是学习外语的关键。
一个语言中的常用单词其实很少。
比如“the”一个词,就占到了总文本的7%。相当于一个10万字的小说里就有7000多个“the”。
按照这种统计,常见的10个词,占到了总文本的23%,常见的100个词占到了总文本的50%…
希腊语的《圣经新约》中,80%的内容是由319个单词组成的。换句话说,你只要背下319个单词,就能认出这本书80%的单词。
但问题是:认出80%单词,根本没啥用。
因为一个句子的关键信息,都藏在那剩余的20%当中。很多词只出现一次,但足以决定句子的意思。
《圣经新约》中剩下的20%的内容由多少词构成呢?
5000多个
所以想要阅读《圣经新约》怎么也得背下5000+个单词。
总结一下:基础单词并不多,也很常见,但背了完全没用。真正有用的单词,一本书只出现一两次,数量却是基础单词的十倍多。
刚才说的还是一本书,如果把这个结论推广到整个英语领域,就会知道为啥掌握英语不容易了。
有人说,既然这些词儿不常见,我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它的意思不就行了?
这是个好方法,实际上英美的大学生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也不是什么词儿都认识。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得掌握95%的上下文,才能准确猜出生词的意思。
而想要掌握95%的上下文,需要多少词汇量呢?
15000
现在知道15000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了吧?
背完了这么多单词,即便出现了生词,也能保证不影响阅读。而这个数量也刚好是英美大学生的词汇量。
看完那篇文章之后,我瞬间释然了,之前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回顾这些年的观察,发现真正让人拉开差距的,不是什么神奇的方法,而是被严重低估的基础训练量。
2.
被低估的死记硬背
手机、电脑和搜索引擎出来之后,脑子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放到了网上,点击几下就能轻松搜到。
现在没多少人能记住十多个电话号了。要知道20多年前,这可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这种“记忆外包”貌似很方便,但隐性伤害很大。
看起来我们不用再死记硬背,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更多“创意性工作”,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以写文章为例。
写每篇文章之前,我都有一些观点和逻辑,但真写到某个位置时,因为对细节没把握,就得上网找资料。
这个过程并不方便,经常是翻了三四篇文章,才找到了我满意的例子。
而这时,写作思路已经被打断了,我还得读一下之前的内容,才能继续写下去。
之前有个研究结果,说人类的大脑非常不擅长切换工作。你从A工作换到B工作,中间还要花一段时间来适应,大大影响了进度。
一篇文章哪怕只有三四处需要搜索,都会因为思路被打断,让写作时间加倍。
比如这篇文章,我就磨磨唧唧写了快一周了。
但如果想表达的内容都在你的脑子里,不需要再从互联网调取,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表达上,而不需要再去考虑素材的问题。
而这些已有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依靠之前的“死记硬背”才装进去的。
编程里有一个概念叫“关系型数据库”。数据不是孤立的,彼此有联系。
人的大脑就是关系型数据库,存放在里面的记忆,就像一个个数据,要让它们产生联系,才有可能真的记住。
比如我们想了解同学和同事,都需要和他们产生关联(一起学习,一起开会),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八卦或暗恋),才能真正记住他们。
但这里有个基础前提:你得记住他们的名字和长相,这部分只有死记硬背才行。
想明白这件事之后,我再也不找任何捷径了,对于任何基础知识,就是老老实实地死记硬背。
我非常讨厌用“词根词缀”来背单词。
本来精力就有限,还得浪费一部分来记那些词根词缀。看起来方便,实际上只是打扮成“捷径”的远路而已。
当然,这倒不是说“词根词缀”没有用,只是它们的用处不在起始阶段,而是要等到跨过平台期之后,才开始慢慢展现。
3.
跨过平台期
学习任何技能都有一个门槛,跨过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下一阶段,如果没跨过,那对不起,还得从头再来。
有点像在海里游泳。
刚从海滩进入时,海浪是最大的,这时就得硬着头皮往前游,否则就会被打回来。
一旦成功进入了深水区,海浪就会马上减弱,不用太大力气,就可以继续往前游了。
迈过第一道门槛的这段时间,就是我们常说的:
平台期
熬过平台期之前,几乎看不到任何进步,甚至可能会退步。但只要迈过这个坎,通常就是飞速的进步。
之前,我一直在想,资质差不多的人,为啥几年后差距这么大?后来想明白了,就是看谁积累的多,先跨过平台期,实现飞速进步。
比如,在你背完15000个单词之前,英文的阅读不会非常流畅。这种磕磕绊绊的阅读体验,会非常阻碍你的阅读进度。
但一旦跨过15000的门槛,阅读中就再也没有多少生词,速度会飞速提升,相应的阅读量也会成倍增加。
再比如,素材积累不够时,想要写一篇文章,总要东拼西凑,找很多材料。
但一旦自己的素材库积累到位,不需要再去查找任何资料,想写什么都能信手拈来,一年写百万字也不是什么难事儿了。
而这种质变一旦发生,之前的那些“奇技淫巧”就都能用上了。
比如,之前说的“词根词缀”,这时就派上用场了。脑子里已经有这么多词,通过词根词缀,能够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能巩固这部分的记忆。
实际情况是,当你背完这些单词,不用再看什么“词根词缀”,自己就能总结出这些规律。
我最近也写了一个程序,帮助自己背单词,老老实实把之前落下的功课补上。
程序很简单,根据英文单词,填写中文意思,如果写错,就会提示错误,然后让你决定是否要加入复习列表中。
我用了一两个月,效果非常好。之前看不懂的句子,完全就是因为单词量不够,单词量提升上去后,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市面上的单词软件都太花哨了,我都不满意。
不是看图联想,就是四选一,本质上和“词根词缀”没啥两样,所以我就自己写了一个简单的工具。
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一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所谓学霸,就是把别人用来寻找学习方法的时间,都花在做题上。
有时间找学习方法,还不如把“努力”做到极致。一个力气都没用尽的人,根本不配谈方法。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刚生小孩,和我聊了两句英语课外班的事儿。
我说,你要是想让孩子去社交,那就多去看看,要是想让孩子去学习,那基本就拿钱打水漂。有那时间,还不如想办法让孩子先把单词全背了,到时候上学基本上就是准学霸了。
这个喜欢投机取巧的世界,下苦工的人太少了,稍微认真一点,就能拉开差距。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用。
推荐文章:
上一篇:关于“选择”的一些反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