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短视频”切割的生活,如何才能重新拼起来?

前段时间回东北参加朋友婚礼。

在火车上,一半时间睡觉,一半时间刷短视频,看了好多电影解说。

用一部电影的时长,刷了十多个电影解说,一路上愉快又充实。

安顿好之后,朋友问我在火车上都干嘛了,我说看了电影解说,他问都看了点啥,我扭捏了一下说“就是小刚和小美的故事”,随后就扯开了话题。

回酒店的路上使劲回想,除了重复多次的“小美”和“小刚”,还有几个反转的剧情之外,脑子里啥也记不起来。

这就是“短视频黑洞”吧。本来想刷五分钟,结果一小时过去了,你说看了点啥,具体也说不上来,只觉得挺爽。

这两天读了《微积分的力量》,用数学的观点或许能解释这种尴尬,写出来分享一下,也给自己提个醒。

1.

被短视频切割的生活

先简单说一下微积分。

我们现在所有的重大发明,基本上都和微积分有关,比如手机,电脑。

“微积分”听起来高大上,但背后的原理很简单:把复杂的大问题切割成简单的小问题(微分),找到每个小问题的答案,然后拼成大问题的答案(积分)。

比如,我想求这个曲线下的面积,本来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Image

但我可以把它分割成若干个矩形,然后分别求每个矩形的面积(微分)

Image

求完每个矩形的面积之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近似的总面积(积分)

这样的答案虽然不够完美,但可以用。如果想更加精确,可以分得更细,如果能无穷分割,就可以无限接近正确答案。

Image

这么简单解释一下,大家可能对微积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这和“短视频”有什么关系呢?

看完《微积分的力量》,除了感叹人类的智慧,也发现了“短视频”的弊端:

切割你的生活,却不帮你重组。

用“微积分”的术语就是:只做了“微分”,却不给你“积分”。

所以,刷完短视频后,只记得零星片段,却总结不出任何东西。一会儿是小姐姐跳舞,一会儿是深夜美食,除了傻笑一会儿,啥也没留下。

不像看几页书,写几段文字,一点点推进时,你知道这是整体的一部分,只要积累到位,一定能完成一个作品,哪怕做得很慢,心里也踏实。

而这样被切割的生活,却再也组装不回去了。

关键是:这些生活的碎片,渐渐把重要的事全都排挤出去了。

这就不得不提一下那个著名的“瓶子装石头”的故事了。

2.

瓶子里的大石头

教授把空瓶子放在讲台上,拿出几块大石头放到瓶子里,直到瓶子被装满。他问学生,瓶子满了吗?

学生说,满了。

于是,教授又拿出一些小石子,顺着大石头的缝隙放进瓶子,再次问,满了吗?

学生说,这次真满了

这次,教授拿出了一些沙子,顺着瓶口撒进去,沙子填满了剩余的空隙。

学生们都沉默了。

教授问,这个小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说,时间就像瓶子里的缝隙,只要你愿意,永远都可以塞进新东西。

教授说这个总结不错,但我更希望大家知道的是:

如果你先放沙子,大石头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先做琐事,就没时间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了。

Image

喜欢鸡汤的朋友,应该都看过上面这个故事。当初只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作文素材,直到短视频出现,才发现这个实验已成为现实。

短视频出现之前,生活中没多少“沙子”,哪怕你的生活出现“空隙”,可以用来看两眼小说或动漫,和朋友闲聊几句,至少他们都是完整的一部分。小说和动漫起码是作品,闲聊能加深和朋友的感情。

短视频出现之后,生活中充满了“沙子”,它们见缝插针地一点点渗透进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点点侵占了“空隙”,把石头顶出了瓶外。

现在不论坐地铁,还是吃饭等位,只要出现一分钟以上的空闲,大家都会拿出手机刷刷短视频,时间唰一下就过去了。

人们常说人生苦短,但前两天看了一篇外国文章,题目是“Life is not short(人生不短)”,核心的观点就是:

专注于大事,忽略其他小事,人生其实一点都不短。

但现在科技发展方法,就是不断通过制造更有意思的小事,占用你更多的时间,让你觉得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

如何解决抵御这种“沙子”的入侵?我能想到的方法不多,既然别人只负责切割生活,那重组的事情就只能交给自己了。

3.

如何重组碎片生活?

主持人问科比,如何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的答案很简单:

当你有一个明确的大目标时,你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事,都会成为你的“词典”(原文用的就是dictionary,我猜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素材库),你会从中学习有用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人生的目标。

翻译成鸡汤就是:当你想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帮你。

上学时,考大学是目标,刷的每一道题都有意义。工作后,养家糊口是目标,做的每个ppt也都有了意义。

短视频切割了我们的生活,为了不让生活变得“稀碎”,得找个大目标,把碎片重组起来。

我现在能找到的比较好的方法就是:

创作

把自己看过的,听过的内容,重新组织一遍,写成一篇文章,或者做成一个视频,让这段时间“凝固”成一个作品。

有了这么一个大目标之后,哪怕再细碎的短视频,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库。

短视频谈不上好坏,当我们没有承载价值的工具时,它就是一点点消耗生命的“时间黑洞”。就像一搜在海上航行的船,没有目的地时,所有的方向都是错的。

但如果有了创作的目标,这些短视频就可以成为素材库。

我经常说“写作是一种生活的对冲”,生活哪怕出现了不美好,起码能提供写作素材,丰富人生阅历。

而且有了“创作”这个目标后,会倒逼你放弃很多用不上的素材,去看一些更深入的内容。

比如,我刚开始写文章时,会用到短视频,微博的内容。慢慢想写更长的内容,就需要多看公众号文章。现在觉得这些内容也不够时,就会去看书,看文献了。

现在如果闲下来,比起刷短视频,我反倒会看两页电子书,因为心里想着还有文章没写完。

创作是一个输出倒逼输入,重组倒逼切割的过程。

不论任何平台,永远是创作者收割消费者。过去没得选,只能当一个消费者,但现在只要愿意,就可以成为一个创作者。

去年一时兴起,在油管上传了几个视频,到现在也有了一万多的播放了,这可能就是应对“短视频切割”的方法之一了。

Image

除了《微积分的力量》之外,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刷到了那个“瓶子和石头”的短视频,分享在最后,也给自己提个醒:人生不短,要事优先。

推荐文章

关于“选择”的一些反道理

重要的事:非常简单,但不容易

“不加杠杆”地做“长期正确”的事

上一篇:(非广告)都是普通人,为啥几年后差这么多?从背15000个单词说起

下一篇:创作手册:痛苦在所难免,吃什么苦却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