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学英语,只要你做事,就必然遇到一个问题:
做快一点?还是做好一点?
当你还是一个新手的时候,是根本无法平衡“质”和“量”的。
为啥?能力不够呗!
想做快一点,量是上去了,但是出来的东西经常惨不忍睹。如果想做得好一点,作品是能看了,但需要折腾很长时间。
这个问题就像“选喜欢的工作,还是选赚钱的工作?”,或者是“选择爱情,还是选择面包?”。
之前还会为此困扰,感觉像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后来发现还是自己智商不够,没有想明白。
现在我已经不纠结了,所以才有了那两篇文章:
面对“做得快”和“做得好”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也非常简单:
做得快更重要。
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所以“做得快”的同义词就是“做得多”。
你如果做的不够多,根本不可能做得好。所以对于新手来说,根本不存在这种纠结,快点做就是了。
这方面给我启发的,也是前两天在《越极端,越成功》中提到的唐家三少。
有人问他,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作家,他的回答就两个字:多写。
人家问写多少,他说先写一百万字,看看感觉。
不少人觉得很扯淡,但对于唐家三少来说真不是。人家每天八千到一万字,风雨无阻,按照这个速度,三个多月就能攒够一百万字。
尽管在别人看来,可能内容没有那么高大上,但人家就是能一直坚持,然后积累成千上万的读者,每年有过亿的版税。
这一点有多难,自己试试就知道,哪怕每天写流水账,想写个一千字都费劲,更别说常年累月地坚持写。
我自己也写文章,之前一直觉得写得不好,后来看到这个故事之后,也释然了很多。
回顾这些年写文章的经历,明显能够感受到一点:
文字也是需要体力的
一个人的“文字体力”和他的身体一样,需要常年锻炼。
我看之前的文章,基本上都是一千字出头的豆腐块,当时真的是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东西。
现在虽然依然不容易,但写个三千字左右,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问题。要是碰到了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积累的话题,五千字也不会是太大的障碍。
这就是这些年,不知不觉积累下的东西。
而且关键在于,我越不去想要写好,自己就越能写,写的足够快,积攒的就越多。一个正向循环就这样形成了。
我们都很懒,都是趋利避害的。
你如果一篇文章要写一周,基本上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因为这个时间成本实在太高了,你一看到键盘就头疼,自然就不会去写。
反过来,如果写文章这件事难度没那么大,你也不用花太多时间,你就会更愿意多做这件事。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比如一个网站访问速度很快,你就会多去访问,如果某个搜索引擎很快,你就会多去用。哪怕只是一个便利店,你也会去那个最近的,即便它可能没那么好。
尤其是住房方面,一定要谨慎选择。
哪怕只有一站地铁的距离,也不会是你的活动范围。除了上班这种强制性手段之外,我们都会放弃那些不方便的事情。
而所有的质量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数量问题。做的不好没有别的原因,数量上差好几个量级而已。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宁可相信这世界上有鬼,也别相信学霸的一张嘴。后来还真碰到一个老实的学霸,在别的同学问学习方法的时候,不小心说了句真话:
把别人用来找方法的时间,用来刷题就可以了。
真是至理名言。
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些没做成的事情,大部分时间都在找方法,结果踏踏实实完成的事情没几件,这件事儿能做成才奇怪呢!
绝大部分学习,最终都是体力活,学霸们早就知道这一点,所以根本不和你扯别的,就是题海战术,用海量直接打爆你就完了。
而那些牛逼的老师,其实也早就懂得这个道理。
所谓的好老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把很难的事,变成很烦的事。
老师本质上就是程序员。把一个复杂无比的事情,不停拆解,拆解到笨蛋都能完成,然后就是让你不停重复重复再重复。
所以编写阿尔法狗的程序员们,都是这个世界上顶尖的好老师。
说了这么多,具体怎么做?
1.简化
一件事,只有足够简单,你才可能快速完成。
这个简单不是一般的简单,一定是非常非常简单,对你来说只是举手之劳的那种程度才可以。
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目标其实是养成习惯,而不是把它做的多好。
如何能够简化一件事儿?只能不停拆分。
就拿写文章这件事来说,刚开始的时候,你能每天写100字就是胜利。如果不行就50字。还不行就20字。
工具也绝对不要选择任何复杂的,就用普通的word,或者一些在线文档。
我自己使用的是一个叫“作业部落”的在线markdown笔记,一直用到现在已经好多年了,这么一看也写了1000多篇各种文章了。
(这些年的分类文档)
开始的时候,最佳的实践平台其实是微博。因为字数本身就有上限,而且只是一些碎片感想,不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压力。
如果觉得不够正式,也可以申请一个公众号。我当时就是因为看了一个朋友写的公众号,才觉得这个事情离自己并不远,所以才申请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坑,需要提醒一下:
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要纠结排版。
很多人都是被排版搞死的。经常是写稿五分钟,排版两小时。
如果实在觉得官方的排版不好看,可以参考一下我的markdown排版教程,花半天的时间,搞一个一劳永逸的“一键排版”出来。
参考:【教程】公众号“一键排版”指南 | 附送10款精美模板
这一步你能迈过去,其实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2.抢占
现在的软件都非常鸡贼,它们非常懂得各种心理漏洞,所以你会发现自己一刷微博,一刷抖音两个小时妥妥就交代了。
原理其实不复杂,还是咱们上面说的:它的门槛足够低,你做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手贱地点开它就够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导致你会不停地去做,然后就成为了一种习惯。
那么想要对抗它,就得使用一些特殊手段。
最有效的就是在点开手机之前,先让自己完成五分钟的既定任务。
拿看书为例,你就告诉自己,我起床之后,先不看手机,先看5分钟书,就看两页,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
你一定要不停暗示自己,这件事儿很简单,根本不累,也不痛苦。
然后你的大脑就会受骗上当,乖乖相信你就看5分钟。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你一拿起书,就会看半小时。毕竟人家的内容也是连贯的,你看到一半也不舍得放下,总归要把一个完整的内容看完,于是就从手机中拯救了半小时。
这种行为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可以适当给自己一些奖励,肯定一下这段时间的成果。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很贱的,你需要各种威逼利诱,它们才肯给你干活儿。你就把它们当成宠物,用养宠物的心态去哄着它们,它们就听话了。
3.放下
最后还是一个心态问题。
要想长久,你就不能把它太当回事。
你越是不在乎它,它越可能融入你的生活,然后自然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本书,貌似是《遇见未知的自己》。虽然内容有点扯,但道理还是不错的。
大致是说,你如果不停关注一个事情,就是在给它注入能量,那么它就有能力和你对抗,你就无法真正控制它。
只有你不在乎它,用一个平常心去面对的时候,你才可能真正化解。
这种心态其实类似于化学反应中的自动催化剂。它是某种化学反应的产物,而这个产物本身可以加速化学反应。
面对一件事,日本高僧铃木俊隆说得好:
不要希望每天进步,你只管打坐,忘掉进步,进步就来了。
你看,我只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这篇文章也就写完了。
推荐文章:
上一篇:【反道理】越极端,越成功
下一篇:【反道理】越自律,越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