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道理”这个系列陆陆续续也写了十几篇了。
看了一下资料库,只剩些碎片感想,觉得该给这个系列收尾了。
准备用1~2篇,把剩下的“反道理”写完,大家就当看个微博集锦吧!
1.
多看未来,少看过去
白手起家的大哥讲过一个故事。
当初过完年,他从老家坐火车回上海,出站时找不到车票,检票的大姐非说他没买票,让他补票。当时也不是手机买票,根本没办法证明自己没逃票。
虽然很冤枉,但也只好补票。本来身上就没多少钱,补完票之后,就剩下回学校的车费了,给他心疼坏了。
不过他想,反正都这样了,不如就配合人家。补完票之后,手里还有父母给他的年货,他就拿出一包给了那个让他补票的大姐,祝她新年快乐。
然后把大姐乐坏了,不光主动帮他拿包,还让他走了单独的通道。大姐的老公刚好还在火车站拉活,还顺带把大哥送回学校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发生了就发生了,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现在的态度,让未来变得更好。
把过去看的太重的人,总纠结于过去,把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然后又创造了更多“后悔”的过去,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可怜自己”应该是毒性最大的一种心态。
自怜的人看不到未来,所以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苦最不幸的人。然后通过创造更多的不幸,强化自己的认知,最终不光错过了“现在”,更错过了“未来”。
但凡眼界能稍微开阔一些,多去看看周围人的生活,就会知道比自己辛苦、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多了去了。
我挺喜欢“平行宇宙”这个概念。
你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宇宙。你没有选择的那条路,其实是另一个平行的宇宙,那里生活着另一个自己。
不用为过去的选择懊悔,所有的情况都是平行宇宙,里面都生活着一个自己。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选择,好好生活在自己选择的这片宇宙里。
2.
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做人得有信念感!
教了几百个学生,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只把老师当工具”的学生。
讲完方法,让他们回去练习,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到头来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你问他为啥没做,他也只是笑嘻嘻地看着你,没有任何辩解。
这样的情况经历多了,我自己也摆正心态了,就是个收费咨询而已,没必要对执念于结果。
于是双方相处得越来越愉快。我对课程内容负责,他对自己的成绩负责。
这倒不是说他们都能考出好成绩,毕竟没听老师的话,考试成绩不会太好。只是他们并不因此而懊恼,毕竟都是自己的选择。
我觉得这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其实是很好的人生态度。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主动引发冲突,因为完全没必要,表面上过得去就好。他们知道别人的话也就听听,自己的生活还得自己负责。
而那些笨蛋,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火冒三丈,甚至会追过去和别人争论。浪费时间不说,很可能自己也动摇了,最终却按照别人的想法生活了。
当然,这两句话背后,还藏了一句:不赖别人。
我最讨厌的学生,是那些“虚心接受,坚决不该,结果不好还赖别人”的学生。
3.
听比说重要,问比答重要
这几年流行的播客,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其中最火的两个主播,分别是Joe Rogan 和Lex Fridman。
他们做的事情很简单:
邀请嘉宾,提出问题,然后闭嘴。
然后他们就收获了几百万,上千万的粉丝。
市面上能看到很多“教人说话”的书,但很少看到“教人聆听”的书。我也看过很多“答题技巧”,却很少看到“提问技巧”。
听和说,问和答,都可以看成“供需关系”。按照市场原理,聪明人会站在少数一方。
当大家都在说时,一个好的聆听者,或许更有价值。当大家都在找答案时,能提出更好的问题,或许会更有价值。
而且“听”和“问”还可以组合起来。只有认真听对方说了什么,才能问出更好的问题,而这才是最好的社交方式。
我们就从功利一点的角度说:每个人都想认识牛人,所以对于牛人来说,他不缺少“追求者”,这时要如何脱颖而出?
没必要献殷勤,因为没资本,也没必要耍心机,对方也不是笨蛋。最好的方法,其实是仔细听对方的内容,找到对方想表达,但是没有机会进一步说清楚的事,然后提一个相关且容易展开的问题。
越能击中对方内心的问题,越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也越容易得到想要的答案。
“聆听”和“提问”都是技术活,比“说话”和“回答”难得多,这可能也是为啥,你也看不到多少这方面的书吧。
4.
把自己当机器,把机器当生物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挺吓人的。
你只要跟他说,自己想要一幅什么样的画,人工智能就能给你画出来,而且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自动进行微调。
现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利用一段文字,让人工智能直接生成视频。
按照这个方向走下去,说不定在未来,给人工智能一本小说,他就能自动给你生成一部改编好的电影。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创造内容的还都是人。但在可见的未来,会有大量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作品(量大、质高)充斥在整个互联网上。
原来制作这些视频,还需要各种软件,未来可能一句话就能搞定。
对于创作者来说,原来冷冰冰的软件,现在好像“活过来”一样,变成了一个可以对话的创作助手。这可能就是机器进化的一个必然方向:越来越像真实的生物。
与此同时,我觉得现代生活的人,反倒可以多向机器学习。
冷冰冰的机器,之所以能够获得“智能”,主要还是依靠大量的训练,加上及时的反馈,然后一点点修正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
这不就是我们成长的方式么?而且人类比机器聪明,所以训练量不需要太大,很快就能完成进化。
想明白这个事儿,再回去看很多优秀的案例,发现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特点:
不在乎外界干扰,保证自己的持续输出。
但凡做成点事儿的人,感觉都和机器一样。他们对自己有极强的信念感,偶尔会接受信息,但绝对不会动摇,沿着自己制定的路线,一步步前进。多少有点像我之前说的那些“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人。
然后你就看他们,一点点把事儿做成,然后去做下一件,继续做成。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时,或许他们就能成为我们的老师,参考这些机器崛起的过程,也能让我们跟着一起进化。
原来只有总经理才雇得起“助理”,但机器越来越智能化,或许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机器助理”了。
补遗部分的“反道理”先总结这么多。
推荐文章:
上一篇:“知识付费”防骗指南
下一篇:反道理补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