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

Image

小时候,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写下这么多的文字。

比起文字,画面和图案貌似更适合我。就连记电话号码,我也习惯将出现在拨号盘上的数字,按照顺序连成线,这样只要记下几个类似于解锁图案的形状,就能把一大长串数字记下来了。这个方法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有时候,生活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给了你一些别的道路,当你走上去之后,发现其实也不错。

我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词来描述我对于“写作”这件事儿的看法,这几天找到了一个合适的:

沉默的喧嚣

一个人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敲字,其实他的世界非常热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互相对话,看到了屏幕上的文字,又会有新的感想和体会。写作的人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也在重新审视自己。看着自己写的文字,经常会觉得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写作的过程并不轻松,但是有一点比较确定,那就是写完之后都会很愉快。就像不是每次运动都能赶上身体的最佳状态,但结束之后都会觉得一身清爽。

这是一个苦差事,但是值得一直做。

1.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鱼

这是我这周最大的一个感触,所以第一个分享给大家。

过去总听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比起给他现成的结果,不如告诉他方法论,让他在没有你的时候,也能自己完成。

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

“鱼”比“渔”更重要。

换句话说,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案,比起看似有道理,实则只是花花架子的方法论要重要得多。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所谓的方法,大家的能力和时间都很有限。多数情况下,我们能够做好一件事儿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剩下的事情就让别人做,然后你来买他们的服务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常的社会。

每当我问一个人问题时,如果他不直接给我答案,而是要给我讲方法论,我就可以大致判断,这个人是个傻逼。

很早之前参加过一个职场培训,对方号称是香港的“职场培训专家”。讲完了准备好的内容之后,到了提问环节,我就举手问了一个问题:如果雇主问我想要多少工资,我应该怎么回答?

他腼腆的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说了一大堆所谓的分析:人家问你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好奇你想要多少钱?……到最后也没有给我一个答案。问题是,你说的这一套我都知道啊,我现在就是不知道要怎么具体回答,你跟我扯这么多没用的有啥意思呢?

当时我还小,虽然觉得有点别扭,但并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现在想一想,其实他就是个傻逼。

Image

哪怕是多么不靠谱的问题,在专业人士的眼里,都是可以被归类并且给出答案的。比如,你问了一个泛泛的问题,那么对方会根据大致的情况,分门别类地告诉你答案;如果你问了一个不可知的问题,那么对方会非常坚定地回答不知道。总之,对方不会给你一个方法论,然后让你自己去解决问题,因为:

很多方法论其实不可证伪的。

如果我没做成,我怎么知道是方法的问题,还是努力的问题?如果我做成了,那到底是谁的功劳?很多披着方法论外衣的东西,本质上来看只是哄着你多干了点活儿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方法论很美妙,因为成功的功劳都归“方法论”,不成你也赖不了谁。

当然,那些斩钉截铁给你答案的人,也未必都是牛人,绝大多数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笨蛋。但至少他们的答案是可以证伪的,对了你就牛逼,错了我们也可以转身离去。

所以下一次再遇到“鱼”和“渔”之间的抉择时,不妨想想我今天的这个说法,还是选择一个完整的成果比较靠谱。

2.

好作家的标准是什么?

之前的碎片中提到了一些我喜欢的作家。如果一个人能有几位自己喜欢的作家,在无聊或者痛苦的时候,有他们的文字陪伴,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前段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一个好作家?为什么这些人的作品能够打动我,而另一部分作家虽然也非常有名,但我看他们的作品,却一点感觉也没有呢?

后来总结了一些标准,分享其中的一条:

看完他(她)的文章之后,让我有写作冲动的作家

我之前提到过的作家,都有某个时刻,让我觉得他们写的真好啊!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不过还有些话没说全,我想继续说两句。就像两个老朋友聊天,对方突然提到了一个你之前没注意的点,于是你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这就像他帮你发现了藏在心里的某个宝藏,而你准备在他走后,继续把宝藏挖完。

这可能是非常个人的标准,但我觉得在“阅读”这件事上,标准只能是个人的。就像你的性格和口味,再怎么装成别的样子,也没办法骗自己。这些触动你的东西,有可能是一个故事,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话。但你都知道,自己已经被触动了。

这里分享一段我前段时间读到的一句话,原文是韩文,翻译过来或许缺少了些意境,但我还是觉得说的太好了。

나는 사람들이 우는 건 하나도 슬프지 않은데, 울면서 두 손으로 얼굴을 가리는 모습은 너무 슬퍼서 견딜 수가 없다.

当别人哭泣时,我从不觉得难过;但看到他们一边哭泣一边掩面时,我就伤心极了。

Image

3.

我从不相信什么“遗愿清单”

之前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头条新闻”,题目是《37岁二胎爸爸查出胃癌晚期,遗愿清单让人泪崩》。

这位爸爸是一个地产广告策划人,两个孩子的父亲,长期熬夜加班、频繁出差,抽烟、喝酒是常态。后来查出了胃癌晚期,临别前在朋友圈晒了遗愿清单:拥抱每一个认识的人;跑一次马拉松;带儿子去钓鱼、野营、夜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陪妻子走更长的路……

过去我还会为这些“遗愿清单”感动,但是现在完全不会了。

如果在发完朋友圈之后,医生过来和他说:你的检查结果错了,其实你没有得癌症。你猜他会跑马拉松,陪儿子钓鱼吗?我觉得不会,他还是依然会抽烟,喝酒,熬夜加班,最终还是死于癌症。

记得我曾经在碎片里说过,从来不相信什么“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能做的更好”这样的话,这些都是大家的意淫而已。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养孩子,所以必须得这么拼,这也不能怪他。问题在于,生孩子的决定也是你自己做的,要以牺牲身体为代价来养孩子,以至于孩子可能还没成年,你就已经挂了。这到底算是负责的表现,还是不负责的表现呢?

看一看那些遗愿清单,貌似都很浪漫,都是一些简单的快乐,但实现起来其实并不容易。“陪孩子夜读”并不比“陪客户喝酒”容易,我觉得甚至更难,因为那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估计没几个爸爸会觉得这是必须做的,做了几天估计就烦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也并不比“熬夜加班”更加容易,不加班的时候,有多少人是赖在家里看剧刷微博,又有多少人是去健身房锻炼呢?

我不相信“遗愿清单”,会做的事情你已经在做了,不会做的事情死而复生估计也够呛。

4.

谁敢说自己是大人呢?

有一个概念在我脑子里一直很模糊,那就是“大人”。

处于好奇心,我在维基百科上查了一下各国判定成人的法定年龄,分别从最低的15岁(印度尼西亚,伊拉克,伊朗)到最高的21岁(埃及,马达加斯加,洪都拉斯)。这么一看中国的18岁还算是一个合理的水平线。

有了这样的一个法定年龄的好处在于,大家有了一个标准去评判,少了很多纷争,多了一些秩序。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其实成年的标准是不同的。

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我总觉得:

人从来没有真正变成“大人”过,我们都只是被年龄绑架了的一群“孩子”而已

没有人真正长大过,大家只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好意思再展现“孩子”的一面了。有些权利似乎随着你变大,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会自动被剥夺。到了18岁,你要学会独立;到了25岁,你要放弃任性;到了37岁,你要挺住不放弃…你不能喊累,你不能颓废,因为你是个大人,你没有资格这么做。

可是,谁又能堂堂正正地说,我不是一个孩子,我是一个大人?我现在不敢这么说,以后估计也不敢,而且我看到很多人其实并不是因为想要承受这份重任,而是因为被剥夺了放弃的权利。

Image

5.

别做那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自我感动”这个坑,我自己经常掉进去,今天分享出来,希望和大家共勉,不要再重蹈覆辙。

过去的我,经常会沉浸在自己营造的一些氛围里。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总会做着做着就把方向带错,本来又快又好地完成一件事就可以了,结果偏偏要做的更加出彩,做的更加辛苦,以显得自己更加牛逼,更加值得被赞赏。或者明明是自己能力不够,但非要做出一种“我很努力”的假象,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人。

曾经有个朋友,特别迷恋一个女生,每天都会去她们宿舍楼下,静静地看着对方寝室熄灯,然后再默默地走回来。每次都和我们夸耀自己多么痴情,多么有风度,感觉自己就是一幅画中的主人公。

我们当时越觉得,这哥们真够执着,而且感觉还挺浪漫,只是远远地用目光守候,从来不去打扰人家的生活。后来发现,这不就是一个喜欢自我陶醉的傻逼么。明明是自己没能力,没胆量追人家,还偏偏要做出自己是个痴情的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来守护对方。

除了这些情况,还有一种行为其实也有同样的效果:

自责

每次犯错之后,还没等别人来责备你,自己就开始自我批评与谴责。也不知道和自己有多大的仇,非得把自己贬低的一无是处才罢休。这其实是一种扭曲的“自我感动”,觉得通过这种自责能让自己显得很有觉悟,很有进取心。不用别人批评我,我自己就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而且还是很严厉的那种。实则对于错误的纠正,一点贡献都没有。

“自我感动”其实有很多种变体,我后来总结了一下:

凡是对于情况改善没有任何帮助,而自己却再三重复的举动和情绪,本质上都是“自我感动”。

这些事情不都是做给自己看的吗?对于事情的改善有帮助吗?没帮助你在那边矫情什么呢?感动这种东西都是留给别人的,千万不要被自己感动。如果事情本身没有任何变化和进展,而你自己却在那边瞎感动,记得提醒一下自己。

上一篇:【碎片】听别人的道理,毁自己的人生

下一篇:【碎片】那些被人忽视的品质,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