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好久的碎片,今天重新开启。
谢谢关心我的读者朋友们,我很好,这段时间也经历了不少事情,沉淀了一些值得记录的体会,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
痛苦之间的选择
过去一直觉得,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得到很多回报。有了足够的资本,幸福就会变成一道“多项选择题”,你要做的只是挑选几个自己心仪的款式罢了。
但渐渐发现,个人的能力其实极其有限,很多事并不在你的控制范围之内,于是原来的多选题渐渐变成了单选题。你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很多,还在犹豫先要哪个后要哪个,生活都没好意思告诉你,其实你一个都未必能够得到!就好像一个学习成绩一般的孩子,考试之前还在纠结到底要上北大还是上清华,真是多虑了。
我现在的看法其实更加悲观,我觉得生活最终的结果无非是:
众多的痛苦当中选择一个更能承受的而已。
政治正确的说法永远是“明天会更好”,但是活到明天就会发现,明天更差的情况其实并不少,只不过我们不愿意相信,不然自己连活过今天的勇气都没有了。
把心态摆在这么一个丧到极致的位置之后,你会更加珍惜生活中出现的那些美好的东西。不论是吃到的美食,还是遇到的好人,你都觉得自己赚了。
我过去还一直不想承认自己的悲观,但后来发现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不愿意为了积极乐观而强颜欢笑。羡慕那些天生积极乐观,或者始终假装乐观的人,我可能现在连装都懒得装了。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做一些实际的事情,而不是浪费在假装积极乐观上,可能是我更愿意采取的一个姿态。
2.
喜欢的作家
一个可持续的爱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我来说,有几个喜欢的作家,能看到他们新写的文章和书,就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几个,而且他们也比较勤奋,不是写文章,就是做演讲,让我经常能够找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
最近喜欢上的一个作家,是一位韩国作家:金英夏
我是因为看一档韩综,才了解到这位作家的。那是一个旅行聊天的节目,四位嘉宾每期节目都会到一个地方旅行,晚饭时,大家会边吃边聊一些今天的见闻,顺带把自己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分享出来,很像是四个高晓松坐在一起录韩国版的《晓说》。
每一季的嘉宾都来自四个不同的领域,有作家,有科学家,有建筑家等等,这位金英夏是第一期的嘉宾。
每次听到他的发言,总会觉得这个作家很有想法,而且总能给出一些特别的视角。作为一个作家,他喜欢体验各种事情,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可以身体力行体验的东西,他总会毫不犹豫去体验。
我在知道了这个人之后,又去搜集了不少他的材料,并且看了他的很多文章,其中的一些想法和言论还是很触动我,每每有时间就会去翻看一下。这一点,我会在未来单独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分享。
除了这位最近喜欢上的金作家之外,冯唐,连岳,刘瑜,龙应台,周国平等,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在阅读这方面,我始终秉持着“只相信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观点,也就是我只看我想看的,至于别人觉得好不好,其实对于我并不重要。
这些作家的文章,我都会反复地阅读。他们就像一首首经典歌曲一样,让你百听不厌,我想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而不是那种哗众取宠,抖个小机灵的软文。
这些作家的文字会陪伴我很长时间,我也很庆幸能够有一群自己喜欢的作者,每当自己感到困惑,需要安慰的时候,他们的文字都能帮助到我。
3.
什么驱使你进步?
我们进步的动力有很多,可以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可以是对失败的极度恐惧。
这段时间,我回顾了一下自己这么多年来的成长过程,诚实的面对自己,发现很多让我进步的动力都不是什么积极正向的。过去我会觉得,只要有一个激励机制,哪怕它不够积极,甚至是邪恶的,只要结果足够好,也就不必太过追究。但现在我发现,其实你的过程和结果永远是绑定的,那些看似只是激励你前进的负面因素,到头来有可能真的成为了你追求的目标。
上学的时候,之所以能够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主要有三个原因,现在看来都没有那么正向。
一个是巨大的虚荣心。校园是一个很容易滋生虚荣心的地方,而考试又是一场血淋淋的智商鄙视环节。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未来太远,那些“因为学习好,所以如何如何”的推理链条实在没有任何说服力,大部分父母也无法提供足够优秀的样本,给他看到其中的合理性。
那些真正愿意埋头苦学的孩子里,我相信有一大部分是非常虚荣的孩子,他们享受公布分数的瞬间,自己排在第一名时的骄傲,通过一场简单的考试,就能证明自己可以在智商上碾压别人,确实挺有吸引力的,但这样的动力维持不了多久。我在高三重读的那一年,就已经完全感受不到这样的快乐了,而且越来越觉得这种快乐不可持续,你总会遇到自己的瓶颈,然后被那些更牛逼的人完美碾压。
另一个比较大的动力,其实出于对失败的恐惧。恐惧一切失败,甚至是有可能失败的苗头,为了在一些完全没有卵用的事情上也足够好,花费了太多毫无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我还依然记得,自己会因为打球时某个动作没做好,聊天时一个笑话没讲好,而自责好一段时间。其实这些东西根本就不重要,而那些看似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也并非那么重要。我们的生活中,压根就没有几件真正重要的事情。
除了以上的两种动力之外,还有一种:就是被人鄙视和嘲笑之后的愤怒。激将法运用的就是这种技术,通过羞辱性的语言,来激发被害者的反抗心理,进而满足自己的需求。有多少人努力的原因,无非是被一些人瞧不起,然后希望证明自己不是他们眼中那么无能的人?
恐惧、愤怒和虚荣心,这些激励因素与其说是动力,更多的是一种压力,一种不停追赶你的压力。它们存在的时候,你会始终憋着一口气,不论是为了解脱,还是为了证明,你始终不能享受当下的生活。当你真正达到了目的时,会发现自己想要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结果本身,而是其他人的认可,或者是恐惧中的解脱。
这种活法,其实挺惨的,相当于你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自己的幸福永远需要比较,而参照物却不受你的控制,于是别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有可能干扰你的生活。
我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更多正面的奋斗目标,而不再是为了摆脱某些恐惧,或者获得任何人的认可而努力,但我现在还没有什么好方法。偶尔能够做的,也不过是拿出一些不错的文章和语句,提醒一下自己,比如我最近很喜欢看冯唐的一本书《无所畏》,其中有句话,想要和大家分享:
人活在世上,什么也不要怕。
4.
科学:只是一种新的迷信
这是前一段时间无意间想到的一个话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其实科学本质上和迷信并没多大的区别。
为什么这么说?你想想看,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能力和设备去检验所谓的科学结果。当你对于某件事感到困惑的时候,你能找到的所谓的“科学依据”,也只不过是一种解释罢了。它固然看起来有模有样,有很多理论和数据支撑,但你并不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实性,你只能选择信任这个结果,期望对方是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或者杂志。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作为民众并没有进步多少,只不过以前盲从于某种宗教解释,现在只能盲从于某种科学解释。但这些解释对于我们来说,归根结底也只是一种说法罢了,科学看起来更可信,是因为它的故事更精彩,那些数据和推论似乎更有说服力,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是无法检验的。
“学术造假”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新鲜事,而科学家到头来也是人,就像牧师也是人一样,拿圣人的标准去衡量任何一个群体,最后得到的结果都不一定会让人满意。
除了极个别的“思想实验”是我们可以自己重复,并且通过逻辑来得出结论以外,绝大多数的涉及我们重大决策的科学依据,未必都是可靠的。但是我们也只能选择相信,因为对于一个世界的解释权,其实永远在上层的手里,而我们除了相信,并没有多少其他的选择。
只不过,始终给自己一个提醒,那就是“这也不过只是一种解释罢了”。
5.
保持状态才是关键
前一段时间,金庸先生去世,网上有了很多悼念的文章,我看过一两篇,其中有个细节很触动我。
金庸先生当时的小说是在报纸上连载,有过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被截止时间追杀是一件有多么可怕的事情。金庸先生描述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写小说相当辛苦,尤其是当你需要连载的时候,每天都要写一段,所以不能停下来。即便是到国外旅行,也得先写下来好几段,不然即便出国也得晚上不睡觉,拼命把它写下来,然后在一大早寄回来。
金庸先生应该是华语世界里码字最多的人了,我都不知道应该不应该加上之一,而且水准也很高,至少我看的非常过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在成长时期读到一些有意思的文字,对于提升阅读兴趣来说有非常大的帮助。
前段时间没有持续更新,人一停下来就没有尽头,借口总是有的。一想到人们的进步,多数也都是被逼无奈的结果,心理也稍微找到了一些安慰。
我之前说过,写作也和运动一样,需要保持一定的体力,如果不持续写一些东西,手一凉下来,很多想法也就消失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有了想法才去写,而是边写边产生想法。这一点有点像《星际争霸》或者《魔兽争霸里面》的地图,开始的时候,你只能看到自己的“老巢”,几个农民在辛苦的耕种,而随着你的开拓,一些暗黑的地方被点亮,你也对于整个地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写作的状态,工作的状态,生活的状态,其实各种的状态都需要保持。做好一件事儿不容易,更难的是持续把它做好,在你状态不好的时候,依然能够把它做好,这才是真正宝贵的事情。
上一篇:【碎片】你最珍惜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