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个学生的微信,说想要出国读博。
他也不是想搞学术,只是因为工作不好找,想要出国“避避风头”,等就业市场好了再回来。
而这样想的大学生并不少。眼看快要毕业,一半的人没找到工作。
我当年毕业时,也有类似的情况。
好多同学留学或考研,就是为了推迟就业。结果两年后,就业市场更差,还不如当初直接出来工作。
这两天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今天大学生面临的问题,其实能用一条逻辑线梳理清楚。
而这条逻辑线的起点,就是当年美国和苏联的冷战。
真没想到当年的冷战,在几十年后,会让中国的大学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
1.
冷战带来的网络
二战结束后,世界只剩两个老大:美国和苏联。
两家都有核武器,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制衡。
当时有个词儿叫MAD(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意思是“能保证互相摧毁”。
简单来说就是:谁也别惹谁,大不了同归于尽。
但这里有个漏洞。
如果敌人的攻击力足够强,直接摧毁我的通信系统,那我可能根本发不出指令,更别说实施反击了。
尤其在1957年,苏联还成功发射了卫星,这让美国国防部慌了,当时的电话通信系统,可能真挡不住苏联的攻击。
为了防止苏联“一击致命”的攻击,美国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专门负责研究新的通信方式。
项目刚开始是五角大楼主导,后来又资助了很多大学,让全美最聪明的头脑,一起来研究这个项目。
他们一起搞出了ARPANET,也就是现在互联网的雏形。
由于这些教授和学生既是设计者,又是用户,所以弄着弄着,研究方向就有点“跑偏”了。
本来ARPANET是为了共享计算机上的资源,但他们后来就开始用它聊天,发邮件。
他们发现,“连接人”可比“连接机器”有意思多了。
军方一看,这么玩怎么行,我这是为了打仗用的,你们咋用它做这些“没用的”呢?
于是把原有的结构拿出来,单独做了一个MILNET(军方网络),而ARPANET就变成了高校学者的“玩具”了。
这期间为了让不同电脑都互相连接,他们还设定了一套规则(TCP/IP),只要符合规则的电脑,都能连到网络上,互相沟通。
为了避免影响未来的发展,这套规则制定的非常简单,只保障一件事:
把数据从一头传到另一头
至于其他的问题,这个规则一概不管。
互联网的雏形自顾自地这样发展,但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苏联就撑不住了,解体了。
而当时互联网的这些特点(连接人,保证传输)正在酝酿着一场变革。
2.
泡沫带来的危机
苏联解体前,美国还能用纳税人的钱支持互联网的开发,毕竟这和国家安全相关。
但现在苏联没了,冷战也结束了,再用纳税人的钱,好像不太合适了。
而且在此之前,互联网只是少数精英的玩具,老百姓根本用不上。
所以政府的一个想法就是:
商业化
而这时又出现了一个“杀手级应用”:万维网(World-Wide-Web)
大家输入网址时,最开头的www,就是万维网的缩写。很多人以为www就是互联网,其实它只是互联网上的一个应用而已。
为了让普通人能更好使用互联网,当时的网景公司(Netscape)推出了第一款浏览器,大大激发了民众使用互联网的热情。
我查了一下当年的资料,在1993年,万维网的流量就翻了3000倍。
于是,作为第一家商业化的网络公司,网景也顺利上市。开盘第一天,股价就从28涨到最高75。
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好的表现,除了网景做了那款浏览器之外,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前期的开发成本已经被政府负担了。
而后面的网络公司,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剩下的全是利润。
所以不论是比尔盖茨的微软,还是贝佐斯的亚马逊,本质上都是搭上了时代的便车,站在了国家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财富。
这种近乎“空手套白狼”的好事,那些玩资本的怎么会错过呢?
于是,全世界的资金,迅速回流到美国,想要抓住这次投机的机会。
看一下当年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就能知道这个机会的吸引力有多强。
而这些流到美国的钱,之前在干嘛呢?
在亚洲炒股炒楼
亚洲当时人口多,人工便宜,不在乎污染,是代工的好地方。好多资金就跑到亚洲来搞项目。
于是便出现了“亚洲四小龙”,还有“亚洲四小虎”。
但是西方的钱,哪能真帮你搞建设?人家无非就是为了赚快钱。把股市楼市炒高,让当地老百姓接盘,自己割完韭菜走人。
所以西方非常痛恨任何国家的资金管制。钱不能随意进出,我还怎么炒股炒房?
那些所谓“自由”的国家,在西方的忽悠下,当时经济一片繁荣。
这些资金在亚洲炒的正高兴,转头一看,美国出了个互联网,这玩意来钱更快,那还等什么?
于是纷纷从亚洲国家流出,去美国炒互联网了。
风光一时的小龙和小虎们,经济纷纷崩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洲金融危机”。
中国作为亚洲的一员,当然也受到了波及,大批的工作岗位消失,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为了解决青年人的失业问题,国家想了一个办法:把失业青年放进大学里。
3.
扩招带来的失业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放任青年失业。
一方面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年纪轻轻正是干事业的好时期。
另一方面,这些旺盛的精力,如果不投入到工作中,很容易引起社会混乱。
这时候,要是再出个别有用心的小头目,煽风点火,搞点破坏就更麻烦了。当初的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是这号人物。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失业潮,我国当时有很多举措,其中之一就是:
高校扩招
这样原本需要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被转移到了大学。这些人原来需要干活挣钱,现在则需要花钱学习。
他们的父母为了供他们上学,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也会更加努力,相应也就促进了额外的消费。
类似的方法,我们国家之前也用过很多次,最典型的就是上山下乡。
每当经济危机爆发,城市里的工作岗位不够,就让青年人去农村,和乡亲们一起种地,熬过这些困难时期。
但现在农村已经没法插队了,所以只能把这些青年放到大学里了。
我找了一张中国大学录取数的图表,大家看看人数陡增的年份,是不是和亚洲经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点重合。
从扩招开始,大学就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而开始扮演企业的角色,容纳了很多待就业的青年。
看清楚这一点,就知道为啥学生管教授叫老板,而把自己当做打工人了。
而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运转,也不得不想尽各种方法来“创收”。
各种暑期的培训班,总裁班,MBA班,动辄十几万的学费,都是为了维持学校这家“企业”的正常运转。
但问题是,“教育”作为一种商品,有一个最大的缺点:
无法批量生产
教学楼能批量生产,好老师能批量培养么?
于是就有了一群不够格的老师,和一群没去处的学生,被圈在了学校里,一起假装学习。
那场金融危机已经过去20多年了,当年高校扩招的方法也只是延缓了就业危机,该来的迟早还是来了。
4.
未来在哪里?
美苏冷战经过几十年的演变,最终让今天的中国大学生面临失业问题。
历史对于个人的影响,往往安静又巨大。
今年高考刚过去不久,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15万。
这群孩子四年之后,可能要面对更加内卷的筛选。
去年国家的“双减”政策,先压缩了民办的教育机构,后续应该还会针对一些高校采取措施。
毕竟很多所谓的大学,只是当年的专科院校转来的,换一个好听的名字,方便把学生装进来。
现在需要把当年欠下的债,慢慢还起来了。
都说由奢入俭难,不论是父母还是学生,对于不能成为大学生,还会心有余悸。
但这应该是个大趋势,心理上还是得做好准备。
不过,我觉得也不必太过悲观。
大学毕业之后,真正从事本专业的人并不多,我周围的同学,还在本专业领域的,可能连10%都不到。
说明实际工作岗位需要的技能,只要愿意,都可以从零学起,并不需要太多的基础知识。
只要肯放下身段,不在乎所谓大学生的名号,从一些基础的工作做起,过两年肯定比那些为了逃避就业,选择考研和留学的同学有更多的经验和选择。
这话听着有点鸡汤,但确实是我个人的经验。
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只要硬着头皮扛过去,基本上都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迎接更好的一段未来。
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很多,只是迈出第一步需要一些勇气而已。
上一篇:“不加杠杆”地做“长期正确”的事
下一篇:重要的事:非常简单,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