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没办法教,但可以学

Image

重要的事没办法教但可以学

这是我今年读到的最有启发的一句话。

如果不能理解这句话,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坑, 且不自知,一事无成不说,还浪费了时间。

1.

能培训,就能被替代

现代的教育体系,其实是按照工业品的生产方式,批量灌输和培养标准化人才。

从社会角度,这绝对是高性价比。统一的教材和标准,学生内部竞争,优胜劣汰,自动分层。

作为阶级上升渠道,也是相对公平,大家都想着如何过窄门,整个社会也相对稳定。

从社会整体出发,牺牲少部分“天才”,盯住资质一般的多数人,把蛋糕做大最划算。

但站在个人角度,这未必是最优解。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中写过一句话,大意是说:

一种方法有用,正是因为它不是一直都有用。

换句话说,如果市场上有一种套利方式可以一直赚钱,那么它早就被人拿来薅羊毛薅到死了。

类比到教育,我们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一种教育有用,正是因为它不是一直都有用。

如果某种教育方法,可以让所有人都获得提升,那么它一定被所有人采纳,最终导致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所谓成功,是你在相对比较中的优势。

只有你比别人强,你才能够占据相对更多的社会资源,进而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Image

而一个方法如果是通用的,那么它能让你变好, 也能让别人也变好,最终加剧竞争。

所有能够被标准化的课程,只能叫培训,并不是真正的教育。

能培训,就能被替代

而且我坚信,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所有能够批量培训人的课程,最终都会转向计算机。标准化的流程都可编程,现在的限制是的计算速度。

我们没被替代,只是因为现在再笨的大脑,也比计算机聪明很多。雇主培训你,就相当于给你的大脑编程,这个性价比现在还很高。

如果不想被替代,就要寻找那些非标的学习路径,因为门槛更高。

这一点,我们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其实就能得出结论。

你掌握的关键技能,都是你“自学”的,并不是按照某个固定流程学会的。

2.

我们是咋学会的?

“1”是什么?

我们所有人都会使用这个阿拉伯数字,但没有人真正说得清楚它是什么。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育方法,我们需要先定义一个未知概念,然后再去分析和解读,最终加一些应用题。

但没有一个人是这么学会“1”这个概念的。

我们是怎么学会的?

通过观察和总结,自己提炼。

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本书……

一本书,两本书,三本书,四本书……

横竖的两波比较之后,我们大概就知道“1”这个概念了。

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每个人需要参考的例子数目不同。

有些人通过两三个例子就能了解,有些人需要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才能理解,这就是智商差异。

所谓智商,就是抽象能力。

我相信智商差异的存在。

因为人们的体型,性格,喜好都不同,脑子凭啥不能不一样?

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是智商差异的第一个分水岭。应用题的解题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Image

一个孩子,要通过多少次训练,才能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就能体现他的智商高低。

这还只是第一层的抽象,往后的学习生活中,会不断出现更高级别的抽象,然后大家的智力就这样一点点分层了。

所谓傻逼,就是经历过一百次,也看不到现象背后的规律,换一个场景,马上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所谓牛逼,就是不需要看过多少例子,甚至可以压根不经历,完全靠自己的逻辑推理,就把事情背后的本质想得明明白白。

现在的教科书,是在按照后者的标准来培训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体系。你掌握了一些公式和套路,然后试着用这些套路来解题。

这样“自上而下”的体系,适合培训标准技能,便于筛选,但实际价值并不高。

除了少数按照规律运行的理工科,多数学科的前提都太过理想化。比如,经济学当中的“理性人”假说就不成立,尤其在决定世界走向时,没有人是理性的。

3.

边界条件是关键

我曾经非常沉迷于寻找那种本质的方法论。

似乎这个世界有一种通用的牛逼方法,只要掌握了之后,就可以看清事物的本质,然后所向披靡。

但是我错了。

世上没有通用的方法。

那些所谓有用的方法,在我看来是如此的正确,以至于跟没说一样。

更恶心的是,这种“废话般”的方法,通常还喜欢在你失败之后,跳出来指责你没有遵循它。

咱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所谓的方法会失效。

所有方法的提炼,本质上就是一个抽象过程,它是“自下而上”的。

这个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它会自动忽略过程中的各种特例和限制,不然没办法继续抽象。

一个方法,如果想要拓宽自己的适用范围,就需要抽象到更高一层,进而抛弃的特例和限制就越多,然后这个理论离真实的问题就越来越远。

最终你能得到的,要么是一个适用范围广,但过于理想的“废话道理”;要么是一个适用范围窄,可以实操的具体方法。

前者太过理想,没有可操作空间,后者数量庞大,基本上是一件事一个方法(那还能叫方法么?)。

Image

分析到这里,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抽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是:

边界条件

所有学校和老师传授的方法,边界条件都非常简单。

但生活中的变量远远多于教材,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方法失效。

我们不得不每一次又重新审视情况,把可能的影响因素挑出来,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就像我们学习“1”,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来内化,无法通过简单的教育来灌输。

我相信没有质变,只有量变。

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先把量堆上去。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自动总结经验,慢慢避开很多不值一提的坑。

等你总结出规律之后,可能发现别人也做过,这时不用感慨自己浪费了时间,早去学习一下别人就好了。

虽然结果相同,但你和那些直接得到方法的人有一点不同,你知道很多细小的特例和限制,这些都在你的数据库中,虽然你浑然不知。

而那些看似走了捷径的人,该踩的坑一个也不会少,都在路上等着呢。

这可能就是方法的悖论:

你即便知道,也还是要经历同样次数的实践。

那我在这里找什么方法呢?直接开始做,然后自己总结不就完了么!

而且我发现,“找方法论”这个事情很容易上瘾,因为你总感觉还有更好的。

这就是自欺欺人,所有的学渣都觉得自己学习方法有问题,真正的学霸只知道,把别人找方法的时间用来做题。

这里并不想否定所有的方法论。只是在很多关键的问题上,根本没有统一方法可寻,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判断。

是否要寻找方法,我个人目前的判断标准是这样的:

可证伪的方法,才值得尝试

比如,如何抠图,如何订机票,如何弹琴等。这些都是技能培训类,没有太多的外部变量,只要按照方法一步步操作,大概率是可以走通的。

即便方法不对,你也可以马上纠错,时间成本不高。

要警惕的是那些书中的方法,尤其是很多大佬说的话,一定要谨慎。

他不一定在骗你,因为人家确实经历了那么多,问题是这个方法对你来说根本不适用。

人家是已经到了那个高度才说的这些话,你现在就听,都会死的很惨。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炒菜的人可能听过“宽油劝退”,啥意思呢?

就是你想要学炒菜,结果发现厨师放了一锅的油,你根本没法跟着做,后面再多的方法也都没有意义了。

上一篇:科比去世:有种就超过我,别只会哭哭啼啼地悼念

下一篇:欧巴的进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