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不承受“可选择的痛苦”,就得承受“不可选择的痛苦”

Image

即便只是一些碎片的感想,每周也能凑出一篇文章。

想起之前听过的一句话:

进步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喜欢也做一点,不喜欢也做一点,你不在意今天好不好,进步就慢慢来了。

1.

说起来有点无奈,但是时常觉得人活着,就必须要承担很多痛苦。这些痛苦当中,有一些是你可以选择的,有一些是你不可以选择的。

而让人尴尬的地方在于,如果你不主动去承受可选择的痛苦,就要被逼承受那些不可选择的痛苦。

耐心坐在书桌前,完成那些枯燥的习题,这是可选择的痛苦;而高考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不可选择的痛苦。

每周定时去健身房,举铁跑步虐自己,这是可选择的痛苦;而感冒发烧,身体出状况,这是不可选择的痛苦。

工作的时候,细致认真负责任,努力锻炼这种能力,是可选择的痛苦;而能力不足,跟不上公司发展,最终被辞退,是不可选择的痛苦。

想起李敖很早前说过的一句话:能吃苦,吃苦半辈子,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虽然看似是同样的苦,但是前者应该就是我说的,可选择的痛苦,而后者则是我们不可选择的痛苦吧。

2.

你的日子不是越过越好,就一定是越过越坏,我觉得不存在一个中间状态。

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差,于是想方设法希望能够维持一个“不太差”的状态,但是结果往往是徒劳,你只是在更差和差之间做了一个选择,根本做不到刚刚好的维持在现有的状态。

后来觉得别对自己要求太低,干脆往扭转形式的方向努努力,结果通常都是出乎意料的好。

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麻痹状态,认为只要没变差就可以。但情况通常是,你在慢慢地下沉,只是自己感觉不到而已。就像一个公司,如果认为自己可以安逸的赚钱了,可能就是危机来临的时候。

所以偶尔提醒自己一下,不要满足于“不变差”的状态,对自己要求稍微高一点,可能会帮你规避掉不少麻烦。

3.

这个世界大部分事情都不是一元的,考虑问题的时候,至少引入两个维度,否则一定是片面的。

比如做事的时候,不光要考虑方法,还要看使用这个方法的人。方法就像兵器一样,不同的人使用起来,会有不同的效果。

你让一个严谨的人,使用粗放的方式做事,有可能让他举步维艰,最终光仔细思考,而什么也没完成。你让一个大大咧咧的人,用细致的方式做事,可能他也觉得束手束脚,无法发挥。

再比如投资的时候,不光要考虑资金,还得考虑相应的时间。同样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点,持续不同的时间段,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短期的大资金要怎么用,长期的小资金要怎么用,加上一个时间的维度,你能考虑的情况将更加全面。

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和盲目all in投资者,可能缺少的就是多一个维度的思考。

4.

《权力的游戏》是我很晚才看的一部美剧,这方面一直是属于被时代拖着走的那部分人。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不是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不是那些完整宏伟的半科幻世界,而是中并没有所谓的“正义”和“邪恶”。

我喜欢的那些角色,反倒是世俗意义上不那么“正派”的人。比如里面的Lannister家族,每个人都心狠手辣,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择手段。但如果你仔细观察,没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珍惜的那部分东西,不论是家族,还是爱人。总之谁要是敢侵犯这些事物,我就和你撕到底。

反倒是那些“正派”人物,经常能干出一些不地道的事儿,仗着自己拥有道德和正义,要求对方也遵守这套规则。最终的结果,通常都是死的很惨。

看完这部剧,或许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会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5.

写了一段时间的文章,我觉得有一个道理似乎是相通的。那就是不论做什么事,你都要先考虑自己,先为自己做,让自己开心,让自己爽,然后才是其他的。

就拿写文章为例,多数人开始写公众号,我猜多半是因为看到诸如咪蒙这样的自媒体,那广告费都拿的手软,所以也希望进入这个领域分一杯羹。我不觉得这点有什么不好,努力赚钱的人,只要不违法,都是值得敬佩的。

只不过你会发现,你上来就奔着10万加的文章去写,多半会失望。总之我尝试着模仿那些爆款文章来写,发现根本坚持不下来,而且由于之前的积累不够,一篇文章写个四五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个过程特别痛苦,更别说坚持下去了。

后来想开了,不去考虑任何事,先把自己写开心了再说,于是就有了那篇《花钱能搞定的事情,就别浪费其他资源》。我记得从有想法,到写出整篇文章只用了不到两小时,其中一半的时间还是在地铁上拿手机在写。

这里不是说读者不重要,把文章写成心情日记也不好,但是尽量不要为了蹭热点,套话题去说一些违心的话,那样极有可能热点也没蹭上,自己也不舒服。

上一篇:你是在消费?还是在投资?

下一篇:【碎片】不在乎进步,进步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