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和90分

购物决定很能看出人的性格。

一种人是一定要挑到90分的才会买;另一种人只要碰到超过60分的就会买。

我过去是前者,觉得既然花钱了,肯定要挑一个极具性价比的。但现在渐渐转变成了后者,主要有几个原因:

1.不是专家的前提下,其实所谓的90分,只是自以为的90分而已,实际情况可能只是70分。

2.所谓多出来的30分,很多时候也用不上。几乎所有的家用电器,其实都有过度设计的溢价部分。就像我买的马桶座,使用过的按钮从来没超过三个,但它面板上有十多个。

3.只看到了金钱成本,忽略了挑选过程中的时间,精力,以及如果几个人同时挑选,还有争论的情绪成本。

但如果只是为了挑一个60分的东西,其实对它的期望也不会很高,反倒有可能给你一些意外惊喜。哪怕只是表现出50分,由于没报什么期望,所以也不会有多大失望。

当然,我觉得更好的策略是:平时带着问题闲逛,碰到合适就买。

这个策略其实和写文章的思路一样:平时带着一些问题,搜集到了相关内容就记下来,等到积攒的素材足够多,文章自然就形成了。

购物也是一样。比如,我觉得需要秋天需要一件冲锋衣,那么偶尔出去溜达的时候,就可以顺路看看,有合适的就买,不合适就走。这种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反倒可以买到心仪的衣服,而且投入的各项成本也很低。

这其实就是一种“批量找软柿子”的策略,永远不把自己逼到不得不捏“硬柿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