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过好今生”?我有一个好答案!

电影《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台词:懂得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今生。

“过好今生”涉及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条件,时代背景,国籍肤色,机会运气…..这个列表可以一直写下去,但是意义不大。因为它们都是默认的外部条件,每个人的起点无法选择和比较,如果追究起来,恐怕总统的孩子也能抱怨一天。

咱们不讨论无法改变的东西。一个人,不论起点如何,要想过好今生的话,依靠的是什么?我想了很多答案,最终发现最关键的是这条:

智力

把时间拉的足够长,一个活得还不错的人,通常都比较聪明,能够想明白事情。“傻人有傻福”这些话,基本上是傻逼们安慰自己的话,这个世界还是更喜欢聪明人的。

聪明不是指你的生活中没有麻烦。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问题都有解决方法的,有些事情就是“无解”(或者“暂时无解”)的。所谓的聪明,是指即便解决不了问题,也有能力不让它伤害你,或者将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简言之,能把事情想明白的人,在我看来都是聪明人。

我不太相信一些没有逻辑的安慰,因为它们多数只不过是搅浑水罢了。真正的安慰和鼓励,不会回避现实的问题,能从这个世界正常运转的角度出发,给你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方案。

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真正说服我,我才能不会再次陷进无谓的纠结中。每周的【碎片】系列,其实也是我不停观察和思考的总结,只有我把一件事儿想明白了,才算真正地从中得到了解脱。

想要过好今生,第一步就是不要“庸人自扰”,方法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能不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该你做的,不该你做的

换句话说,有些事情对你来说是“义务”,你需要遵守约定或者规则,把这些事搞定。而其他事情则属于“非义务”,没有人有资格要求你做。

“义务”的标准有很多,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心中一定有一条线,知道哪些属于“自己该做的”,哪些不属于这个范畴。即便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但作用范围并不涉及他人,所以只要你不是一个价值观混乱、双重标准的人,我的这一套思考方法就适用。

除了这种分法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区分:

轻松的,困难的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同样一件事有人能轻松搞定,有人则要使出吃奶得劲儿。但还是那句话,这是个人范围内的思考方法,不存在比较,也就不需要绝对标准。

有了这两种分类之后,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作如下的区分了。

Image

一件事,不论是否在“义务范围内”,只要做起来不那么费劲,通常都不会引发我们的不满。该你做的事情,轻松搞定就是,不该你做的事情,举手之劳而已。所以存在于A,B两个区域的事情,很少会干扰我们“过好此生”。

真正让我们痛苦的,其实是C,D中的事情,但只要你想明白了,其实也就能够解脱了。

我们先来说说C,也就是“该你做”,而你却“无法轻易搞定”的事情。

一件事如果是你的分内事,哪怕它再困难,其实你都没有理由跟其他人抱怨,因为这本来就是你该做的事情。当你抱怨这件事如何困难,自己做起来如何费力的时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你能力不够

接受了一份工作,为了赚取工资,就要把活儿干完。至于这个过程是轻轻松松,还是辛辛苦苦,其实都和别人没关系。

你干得辛苦,说明你能力不够,无法轻松胜任这份工作,老板不会因为你干得不容易,就给你涨工资。考虑把你解雇,找一个能力更强,配得上这个工作的人,倒是更有可能。

同样,如果你选择准备考试,那么为了获取好成绩,就要认真复习。聪明悟性好的学生,学的相对更轻松一些,脑子笨不灵光的人,自然要多付出才能取得同样的好成绩。

不要每天复习到凌晨,还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你复习那么晚是因为你起点低,能力差。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默默地做好就可以了,别老瞎感动。

说完了C,我们再来说说D,也就是那些“不该你做的”,你却“辛辛苦苦”做完的事情。

这种人基本上只能概括为一个词:

傻逼

既不是该你做的事情,也不是你能轻易搞定的东西,你还去做费劲巴拉地做,你不是傻逼是什么?而且这些人通常还会在做完之后,拼命地向周围人抱怨,说自己当初如何付出,对方如何不领情……

这么傻逼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人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些人通常非常好面子,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总希望成为别人心中的“好人”。

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其实得不到多少加分,因为那本来就是你该做的事情,只有做一些“分外事”,才显得你够朋友讲义气,有更多的附加价值,是一个好人吗。比如工作中,自己的事情没做完,然后帮别人帮的特起劲儿的人。比如生活中,那种自己家人照顾的一塌糊涂,出门请客抢着买单的人,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这帮人脑子不好使的一点就在,他们永远不知道:

当好人,是需要成本的。

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不能只考虑做成后的“收入”,还要看一下过程中的“成本”。一件事,哪怕做成之后显得你多牛逼,能够获得多少好处,只要它的成本超出了你的承受范围,就不能做。

不是你义务范围内的事情,说明它没有那么重要,这件事的“收入”不高;而你做起来非常困难,说明它的“成本”很高。赚钱的买卖还没做到位,就别抢着去做赔钱的买卖了。

想清楚了这些情况之后,其实很多事情就非常明朗了,不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起码能够做到心平气和了。

当自己想抱怨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框架去检验一下:是自己能力不够,没办法出色完成“该做的事情”?还是因为好面子,去做了些“不该做的事情”?

不论是哪种情况,你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因为这不是展现了你的无能,就是展现了你的智商,总之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好所有事。

当你做不好分内事的时候,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另一方面要勇于接受自己的无能,不要成为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者,那是自大狂傲的代名词。当你做不好分外事的时候,一方面敢于承认自己的“傻逼”,另一方面要敢于“不做好人”,先把分内事做好,那才是真正的“好人”。

当别人抱怨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框架去看一下,对方属于哪一类。进而推断出他心中所谓“义务”的标准,以及对于自己的要求。

那种“义务”范围非常广,觉得什么事情都该做的人,通常是个不切实际的完美主义者。根据我的观察,其中多数人都有非常强的控制欲,他们对别人的要求一般也不低

反过来,那种“义务”范围非常窄,做什么都觉得“不应该”的人,很喜欢用情感和道德绑架别人,把自己的苦难包装成对你的施舍,进而对你施加压力。

尽量和这两种人保持距离,是一个好选择。其实想明白上面的逻辑之后,你应该远离所有喜欢抱怨的人。

多去思考,多去总结。过好今生也许不需要那么多道理,但起码的“智力门槛”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