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过去了一周,今年已经少了五十二分之一。没人提醒,等到过年的时候,你会发现,又用掉了今年的十分之一。
与飞快流逝的时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行的无比缓慢的新年计划。
除了缓慢之外,这些计划还从来不受你的控制。你的计划像新生儿一样,生活中一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让它提前夭折。
别在意,这是常态,我这几天的计划也都只完成了一半,因为有过心理准备,所以并不感到害怕。
别轻视计划。
人们喜欢说:懂得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今生。
重要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你据此制定的计划。所有道理都迷人,因为是高度提炼的精华,相比之下,计划必然无趣,不过是每天琐碎的小事。
这好比电影好看,因为那是将几十年的故事浓缩到两小时放给你,要是将时间恢复到正常浓度,伟人的生活也不过是各种鸡毛蒜皮。
我们之所以成为高等生物,就是因为发明了工具,开始记录并感知时间。依照时间的流逝,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一点点达成既定的目标,就是在做计划。
人生不能细想,否则都是痛苦。计划的意义就在于,试图缓解这些痛苦,让它更为平均合理地分布在每个阶段。
李敖说过一句话:怕吃苦吃苦一辈子,能吃苦吃苦半辈子。了解了这个大背景,能够主动选择“吃苦”,就是进化更好的表现。
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人最重要的不是智商,而是“为了未来放弃当下享受”的能力。实验中能够忍住眼前棉花糖的诱惑,抗过15分钟的孩子,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绩,想必他们在做计划的时候,也能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
别在意计划。
这个世界精彩的地方,在于总会出现意外,打破原有的平衡。足球比赛中,会有弱队反败为胜;战争中,会有小国以弱胜强。若没有这点意外,强队和大国总获胜,以后任何比拼直接算算数据即可,大家在桌面上就能分出胜负了。
球赛有意外,战役有意外,计划同样也有,而且是必然的意外。
对此,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说过一句名言:
In preparing for battle I have always found that plans are useless, but planning is indispensable.(准备战斗时,我总是发现计划毫无用处,但做计划却是绝对必要的)
再周密的计划,都赶不上现实生活的变化,哪怕你能控制好自己,你也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你的计划,一定会在某个节点被打乱。如果不能百分百执行计划就是失败,那99%的人永远是失败者,那剩下的1%也不是胜利者,而是从来不做计划的人。
不少人没达成目标,都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生活中的意外。一次没完成计划,对自己产生太多的负面情绪,低落、失望、甚至是厌恶,最终干脆破罐破摔,彻底放弃。
面对必将被打乱的计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制定一条规则:当我无法执行计划时,我该做点什么?
考虑到这点意外因素,给自己留有一个纠错的余地,就像道路总要比车辆宽一些,这样开车的人才能做一些微调,不至于偏离一点就撞到栏杆上。
机器都会出故障,更何况是人呢,有起伏,很正常。
别轻视计划,每天醒来的时候,想想自己要做点什么;别在意计划,即便计划被打乱,也想想自己如何调整。
专业的人,不光能做好,还能在做不好的时候,也让自己保持在及格线之上。今年才开始不久,你还有很多机会,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